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德国留学 >> 走进德国 >> 德国人文习俗 >> 正文

德国视角:不同人眼中不同风味的德国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6

  随着1321年加入汉萨政治经济同盟,汉堡进入了其港口贸易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它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1937年,“大汉堡法”将当时尚还独立的包括阿尔拖纳在内的几个城区合并,形成了今日大汉堡的规模。今日的汉堡是个高度工业化的国际大城市,既繁华现代,又有乡村的景色和气息,是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

 德国留学:是时候谈谈德国了。也许德国模式没有那么多玄妙。套用时下流行的表述,无非是“回到常识”,尊重规律,该走的路不能少走,该等的时间一定要等。不然,出来混迟早会还。

    提起德国,人们会立即联想到诸如“严谨”“精良”,甚至“刻板”这样的词汇。但这只是抽象的概念。对于那些亲身游历德国的人来说,第一感受恐怕只是一个字——“笨”。是的,有那么一点儿,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006年,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到德国进行了一次自驾游。他开车在德国乡间漫游,心旷神怡地驰骋在异国景致中。没一会儿,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前方高速的一个车道关闭,指示牌上声明:“此处修至2013年!”什么状况需要修6年呢?随着车流从邻近车道经过时,他特意看了一下,现场有两个工人给路面打“补丁”,这在国内也是常见的情形,然而那个深坑以及因此显露出来的路面厚度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尽管如此,以常识来说,这样的工程工期也不应该超过一个月。“两个人”“6年”,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路里,赵亚辉在心中一直反复嘀咕着这两组“数据”。“德国人!”他摇了摇头,这个词汇变得有点儿不可理解。 与此类似的疑惑经历,几年前我还读到过一则。一个中国人出差到柏林,他经过市内一个建筑工地——显然是在盖一座楼——还没起来,所以看不出多高。周围防护严密,多条喷水管一直在洒水压尘,所以周围环境整洁。这让他感觉惊奇但愉快,心想国内的工地如果能有这样的管理水平就好了。一年后他又出差经过原地,这回让他惊奇的是,与第一次相比,整个工地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他忍不住上前去问:“这楼是要盖几层?” “4层。”对方回答。 “要建多久?” “4年。” “这么久?” “建好后能用400年。” 这种状况尽管属实,但却极端地像个笑话。尤其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甚至能够理解另一种极端:我曾经看到新闻说杭州一个居民区被拆迁重建,而它刚刚建好5年。不知道这个小区建了多久,但这还有意义吗?这回我们需要摇头不解的是另一个词:GDP。 哪个聪明,或者说,谁更笨?如果我们了解世上的房子分两种——一种要使用 400年,还有一种5年后就要拆掉——这就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这其实是两种发展模式的差别。 冉珊鹤(Ulrike Reisach)2008年提出英美“商人文化”与德国“手工文化”的差异,在她看来,美国模式代表着急功近利,而德国模式在传统上则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手工业文化。她警告德国企业,如果继续沿着美国的商业模式,遗忘了自己原有的商业传统,它们将会迎来无法承受的商业危机。很快,她的警告被来势汹涌的经济危机所证实。 但我们仍然不能就此得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两种模式其实是互相渗透的。正如最近伦敦因为欧债危机发生骚乱,德国同样也发生骚乱,遭受危机之苦;冉珊鹤对两种发展模式的批判分析,直接灵感并非来自于美国,而恰恰是基于她自己在西门子供职17年的经历。 当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美国模式成为世界的通用做法,并且大有给我们带来第二次经济危机之势,但我们仍然愿意把这看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借用另一位出生于德国汉堡的科学家——迈尔医生最早发现的着名理论来做一个比喻可能更为妥当:人们总是钟爱于“能量转化”带来的惊喜,却往往忽视“能量守恒”这个前提,其实它们两个属于同一个物理学基本定?律。 所以谈德国并不是要否定美国,那是另一种偏颇。但当这世界偏颇既久,连美国人都主张反思借鉴,就真的是时候谈谈德国了。
 
德国不仅制造机器,影响当今世界的主要思想也大都发源于德国,梁文道认为这与容克地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世代积累的财富和无所事事的儿子成为思想家产生的主要模式;德国还曾经流行一种说法:银行家的女儿应当嫁给城里最有才华的穷小子,这样,金钱才算是物尽其用。

    不仅是对于金钱的理解,德国人对生活的许多基本观念也和我们不一样。中德科学中心德方副主任赵妙根博士接触过不少去德国留学的学者,他们经常会说,在德国不用那么长时间待在实验室;而在中国,早上8点进去半夜不到12点不出来的。如果你出来早,导师会有意见,就说你这个人不努力等等;到了德国的话,早上9点钟进实验室,下午5、6点钟就要下班回家,你不能在实验室待更多的时间,甚至不能晚上加班,因为他要保证你的一个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时间。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者在德国的科研成果却远胜于国内,赵妙根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人们总是偏好诸如快与慢、笨与精明谁更好之类的辩论,也许德国模式没有那么多玄妙。套用时下流行的表述,无非是“回到常识”,尊重规律,该走的路不能少走,该等的时间一定要等。不然,出来混迟早会?还。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一体两面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它的典型经验性表述其实只是: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可惜这个简单的真理总是被人们选择性遗忘—不仅仅作为物理规律,更多是作为经济规律—所以需要时不时地提起。

    赵亚辉的德国自驾游到达科隆,在这里他见到了举世闻名的天主教科隆主教座堂。这座德国第二、世界第三的教堂自13世纪中期起建,工程时断时续,直到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但它直到今日仍然修缮工程不断。听人介绍这座宏伟的建筑从来未曾完全拆除脚手架,顺着指引望向高耸的钟楼,赵亚辉此前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遭遇的疑惑,顿时释然。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德国企业往往偏安一隅,像是个稳重又充满活力的中年人,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稳定而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发展。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甚至还可能看起来是“笨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

    透过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落地窗,汉堡港一览无余。高高低低的起重机在海港一字排开,色彩斑斓的集装箱有规律地叠放在海港两岸。每天这座德国第一深水良港吞吐着几百万吨的货物。在海港的游览区,游人如织,一座歌剧院正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音乐剧院。

    繁忙的汉堡港是德国经济繁荣的缩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经济一蹶不振甚至深陷债务危机,唯有德国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独秀。2010年,德国GDP增长3.6%,在七大工业强国中位列第一,失业率也由2007年的8.6%下降至6.9%。

    然而就在10年前,西班牙、英国和爱尔兰等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大展拳脚,风光一时无两;德国却被滞涨所困扰,被讥讽为“古板的阿伯”跟不上新时代。

    一场金融风暴后,形势逆转。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纷纷陷入债务危机,稳健的德国一跃成为欧洲经济火车头。2010年,德国占整个欧元区GDP增长份额的60%,在2000年时这个数字仅为10%。

    德国企业在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伦敦和华尔街沉迷于次级债和抵押债时,德国企业专注于制造业。不仅仅对诸如宝马和西门子这样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公司而言如此,对成百上千不知名的中小型公司而言亦是如此。尽管德国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高,但是因为发货期有保证、产品性能高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客户还是源源不断。2010年,德国出口增长14.29%,依然傲视其他发达国家。

    德国企业的强竞争力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和学习美国企业,而忽略了德国企业。究竟是什么样的特点使德国企业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中国企业又能从德国企业的经验中学习些什么?

    带着疑问,我们历时三个星期,走访了德国五个城市、数家企业,探寻问题的答案。
 
  01

    产品 专注创新,打造高附加值

    还没出发,朋友们的代购清单就已到达:双立人的刀具、菲仕乐的炒锅、碧然德的净水器。虽然这些德国产品在价格上是中国同类产品的好多倍,但“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保障仍令生活在制造大国的中国人渴望拥有。

    “这就是德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德国人根深蒂固的实业观念造就了德国企业超强的制造能力。”杨佩昌说,他在德国生活了20多年,现在是北京大学精细化学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课堂上,他常会和学生们讲起德国制造与中国制造的区别:中国制造依靠的是低劳力成本,德国制造依靠的是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汽车制造业是德国高附加值制造的典范。无论是奥迪、奔驰,还是宝马、保时捷,一台德国车的价格都要比普通车高出5到10倍。 在英戈尔施塔特城以北的奥迪工厂外,一群幸福的德国人正等着去提刚刚下线的新车。那里有一条绵延一公里的生产线,每周6天、每天生产2500辆车。“2010年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别的企业想要超过我们或许很难。”酒店里的电视每天反复播放着奥迪总裁施耐德的话。

    在威斯巴登州的陶努斯施泰因,净水器生产商碧然德出产的一个小小的净水滤芯就要近百元人民币。在西北部小镇固特斯洛,美诺出品的洗衣机,一台售价接近万元,是普通洗衣机的3倍多。

    在慕尼黑机场里,几乎每个返程的中国游客都提着一套“双立人”牌锅具。这种锅具的价格是中国生产锅具的几十倍,但它优异的性能让擅长制造日用品的中国人都自叹弗如。 很多人不知道,“德国制造”曾经就像今天的“中国制造”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为了与德国商品做出区别,英国还特地要求德国产品在出口时打上“德国制造”的标签。但如今的“德国制造”已成为高品质的代言词。
 
  强势的货币政策是德国企业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罗兰贝格监事委员会主席施万克看来,德国企业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也源于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他援引德国学者冉珊鹤(Ulrike Reisach)做的一项研究说:美国代表的是一种寻求短期利润和个人财富的商人文化;而德国则代表了一种努力创造持久永恒产品的手工业文化。

    德国商业的手工业文化发源于德国企业的创始人们。如同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科学家或发明家出身,他们对于科学和创新有极大的热情。“从一开始,他们追求的就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财富。”施万克说。

    在慕尼黑市中心的西门子总部,西门子家族的第六代成员娜塔莉?冯?西门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说:“西门子公司依旧保持着我高曾祖父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对于创新的激情。他总是说他对于科学有着绝对的热情,但是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科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手工业文化使得德国企业能够保持一种长远的眼光,专注于企业最初的目标,并一以贯之,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不会忘记既定的方针。正如德国工商总会执行理事,北京分会总代表亚历山德拉?沃斯(Alexandra Voss)女士所说:“德国企业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致力于创造长期的产品差别,专注于创新,而非资本市场。”

    02

    员工 培养技能,要求忠诚

    风雨之中,我们抵达汉堡。在中心火车站附近的中餐馆,我们见到了通过微博认识的杜丹和寇莉。她们都是在德国生活已久的老华侨了。她们说,德国企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而打下这一基础的是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一直沿袭的“学徒制”。

    寇莉在汉堡附近一所学院任教务主任,她告诉我们,在“学徒制”下,选择职业教育的16岁学生必须当3至4年的学徒。在此期间,一半时间在工厂“做工”,另一半时间返校学习理论。工会在450个行业里也强制规定:劳工必须通过学徒制才能被公司聘用。因为训练完整、实际、专业,德国蓝领工人平均每小时的薪资也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KPM陶瓷厂由腓特烈大帝命名,已有250年的历史。在现代化厂房里,工匠们仍通过手工打造每一件产品。他们所生产的每一件瓷器都价值不菲,且至少要经过9道制作程序。只要一环出错,就要重头来过。所以,每个工匠都要从学徒开始,没有5年以上的经验是无法直接在产品线上工作的。

    第二天,杜丹带我们参观了她所在的公司—Vision Tool。这是一家不到30人的小企业,主营演出设备租赁、销售和发行。老板斯蒂芬?史路特(Stephan Schlueter)从学徒做起,白手起家,已经成功创立了两家企业。

    在史路特的口中,我们第一次听到了“Know-How”这个词。之后,每一位我们走访的德国企业雇主都向我们提到了这个词。“Know-How”的意思是专有的技术或技术诀窍。在德国企业主眼里,这些具有“know-how”的员工极其珍贵,掌握着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对于美国的企业来说,“有需要就招人,有负担就裁员”稀松平常,但在德国这并不是传统的做法。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与美国不同,大多数德国企业都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或减少利润来保住多余的劳力。 在金融风暴期间,演出市场萧条,Vision Tool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在最困难的2009年,史路特不但没有裁员,也没有降薪。那一年整个公司的人赚得都没有少,只有他的利润下降了。但他并不后悔:“让员工走,你会损失很多经验。” 因为对“know-how”的重视,“忠诚”成为德国企业主对员工最期待的品质。史路特以及之后我们采访的每一位企业主,都毫不犹豫地将“忠诚”列为最好员工应具备的第一条素质。他们都希望在艰难的岁月里,员工也能和企业不离不弃。事实上,在德国也不难发现在一家企业工作了一辈子的员工。

    03

    管理 扁平化思维,双委员会制度保险

    德国人守旧是出了名的。二战期间纽伦堡被炸得面目全非。战后,德国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废墟上建立起一片新城,而是用旧砖瓦重新将老城一模一样地建了起来。 在企业管理上,德国人也一直坚守着双委员会制度的老规矩。德国企业法规定,公司董事会下必须设有执行委员会和监事委员会两个系统。进入德国企业之前,我们一度以为双重管理制下的企业必定等级森严,管理不灵活;然而在进入企业后,我们发现事实并不如此。 在德国西南部厄尔兰根西门子医疗总部,正当我们和公关总监马蒂亚斯?克雷默(Matthias Kramer)先生沟通时,总裁突然进入,对克雷默说:“你有时间吗?我要和你谈谈。”克雷默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里,等级制度也并不明显,德国人务实、注重效率,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德国企业更倾向于一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慕尼黑北部奥林匹克中心边上屹立着慕尼黑市标志性建筑—宝马总部大楼。从1973年筹建开始,宝马就把“沟通结构”放在办公室建筑规划首位。在这座由四个圆柱组成的大厦内除了财务和总裁办公室外,没有单独办公室,员工们都在敞开环境下工作。“目的在于通过缩短距离,提高员工间交流与沟通的效率。”宝马博物馆的介绍上这么解?释。 这座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博物馆以很大篇幅介绍了宝马扁平化管理理念。从宝马的经验里,可以看出扁平化的思维方式不仅使得企业高效,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管理层与股东、员工以及客户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彼此间信任。 1959年当宝马遇到历史上最大的财务困难时,是股东、经销商和员工在年度大会上表现出的信任,使得公司放弃了奔驰公司的收购,坚持自主经营,最终渡过难关。 宝马历史上销售最好的车—3系Touring引擎也是由一位普通员工在自家车库里研发出来的。 “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宝马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展厅介绍的开篇。 在德国媒体上,很少有像乔布斯、扎克伯格一样的明星级企业家出现。克雷默告诉我们:这可能是因为德国曾经出现过像希特勒一样的集权领导者,人们对太过耀眼的领导人总是十分警惕。 相较于“领导力”,德国企业家们更关注“管理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施万克说,德国人更认同彼得?德鲁克的说法:“好的管理者首先问自己:这对公司有什么好处?而不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而且他们总是说‘我们’而不是‘我’。” 威权并非德国企业领导者的荣耀,引领团队协作才值得骄傲。润滑油制造企业卡尔倍可技术总监乌夫说:“我的成功在于创造团队,不是作为领导,而是团队中的一员。”卡尔倍可在世界7个国家有业务,到哪里,乌夫都会被夹道欢迎。但他享受的并不是一种“巨人”的感觉,而是一种和团队在一起的幸福。 十几年前,德国国内曾对德国特有的双委员会制度有过激烈争论,很多人都认为相较于美国单一的企业制度,这种制度在处理问题上反应较慢,内耗较大。但施万克却很庆幸德国人“因循守旧”地保留了它,他认为监事会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有时候它的存在会使管理层反应速度减慢,但这种减速能让决策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执行的政策是否真正与公司长远利益相一致。 施万克说,双委员会体制的存在对德国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也至关重要。目前,在许多德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都已离开了实际管理层,但在监事会中的席位确保了他们对企业的影响力,使企业不偏离最初的目标。
 
  04

    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在汉堡市区的西部坐落着奥托集团总部。这家德国着名家族企业是世界邮购业泰斗,在全世界20个国家拥有123个企业,年营业额超114亿欧元。今年3月刚就任奥托中国总裁的邹果庆正在这里熟悉新公司的商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短短3个月的工作就有一件事令他震撼。有人问公司创始人奥托先生:你的公司做得那么大,又很赚钱,为什么不上市呢?奥托回答:我不愿意我的员工为利润打工。“这句话的内涵非常深刻。”邹果庆说,“他是希望员工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因为这个公司把员工和客户都放在第一,所以它能够长?久。”

    以客户为中心也是德国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德国着名企业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说:“以客户为中心比以竞争为中心更重要。和客户之间保持常年的合作关系是德国企业的长处,这甚至比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更有价值。”

    位于鲁尔区哈根小镇的卡尔倍可是一家有177年历史的润滑油制造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卡尔倍可一直保持着每年15%至20%的稳定增长。CEO汉斯-奥托?弗朗兹(Hans-Otto Franz)说,在成熟的润滑油领域,各家产品性能都不错,卡尔倍可能够胜出在于服务。

    卡尔倍可有一支专门为客户服务的工程师队伍。一旦客户遇到问题,一个电话、一封邮件,工程师就会马上飞到现场帮助解决。这种为客户提供的“一对一”服务是BP、Shell等国际大型企业做不到的。“它们太大了。”弗朗兹说,“今天这个负责跟进,明天又换另一个,流动率很高。我们的客服人员都是20多年的老员工,和客户是熟人,当他们提出建议或者新的需要时,沟通理解会容易很多。”每三年,卡尔倍可还会组织一次大型研讨会,邀请所有的客户、合作伙伴一起联谊、交流。

    在弗朗兹看来,接近客户甚至比营销更为重要。他告诉我们,卡尔倍可的兴趣在于细分市场,而非BP、贝壳等大石油公司引领的原油市场。所以寻找特殊的润滑油解决方案是卡尔倍可的专长,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卡尔倍可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已经研发出800种产品,每一种产品的小小变化就可以有150种应用。为了生产出能满足特殊要求的润滑油,卡尔倍可每一条生产线都是自己研发、自己制造。

    像卡尔倍可如此与客户紧密合作的企业在德国并不是少数。这令施万克对德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不仅有超强的制造能力,我们还有能力把制造和服务结合起来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许多专家所期望的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虚拟型知识社会并没有实现,高价值的服务只存在于工业中心,而非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工业与服务之间的重叠在不断增长,德国企业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05

    环境: 植根于社区,全球地方化

    很多德国企业建立在远离市区的小镇,比如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位于纽伦堡附近的厄尔兰根,奥迪总部在巴伐利亚名不见经传的城市英戈尔斯塔特,卡尔倍可在鲁尔区的边缘小镇哈根。这并非偶然。 相比在大都市,员工在这里找到另一个工作岗位的可能性要小;另一方面小镇优质劳动力有限,所以企业也更依赖它的员工。这种情况创造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相互依赖,造就了相互认同,避免了对立关?系。

    对于当地社区来说,企业通常是最大纳税人,所以居民也很关心企业状况。“如果西门子咳嗽了,那整个厄尔兰根都不会好过。”一位西门子员工说。当地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西门子员工。社区尽力让这位“纳税人”心情舒畅,而作为回报它向许多协会、博物馆和文化活动提供赞助。施万克告诉我们,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地政府对企业都给予了很有力的帮?助。

    驻扎在小镇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免干扰和精力分散。大城市对人的干扰实在太多,要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人需要聚精会神,在安静的环境里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德国企业将植根于社区的理念发挥在海外拓展上。根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统计,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上要明显优于美国、日本企业。2010年,欧洲企业产品的40%销往欧洲以外国家;超过美国或日本企业30%。

    任职奥托前,邹果庆是美国新蛋网的中国区总裁,帮助新蛋网开辟中国市场。在进入德国企业后,美国和德国企业不同的全球化方式令他感触颇多。

    “美国公司进入中国时使用的是核心式的管理方式。他们的逻辑是我在美国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你在中国刚开始,没有经验,就必须照我的做。所以一般美国企业到中国还是由美国总部说了算。而德国企业—至少奥托集团—就不同。他们会很谦虚地问你认为在中国应该怎么做?经营理念是什么?”

    以前邹果庆对德国企业的印象是一板一眼,现在他发现并非如此,在适应国际市场上,德国企业非常灵活。他说:“在德国,奥托有相当多的子公司,其中大多数都由集团直接控制,小部分也是集团占大股权。但在中国,管理层已经表态有一些公司我们没有办法做大股东,可以拥有小股权。这种做法让我觉得公司非常了解他们不能依照德国的做法,必须适应当地的习惯来做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中国企业向德国学什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德国企业的经验很少被提及。一是因为美国几乎主宰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和规则制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企业故事大都平淡,没有惊心动魄的大起大落,不太受媒体欢迎。

    德国考察一圈回来,德国企业的性格逐渐明晰。它就像是个稳重又充满活力的中年人,有长远目标、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做事方式以及谦卑态度。

    在罗兰贝格汉堡办公室里,我们问施万克:“中国企业能像德国企业学些什么?”

    他说:“我不相信一个国家的成功因素可以简单地复制到另一个国家。学习也要适应当地情况。”

    的确如此,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环境下,要照搬某国经验很难。我们不敢说,中国直接引进“学徒制”就能解决专业技能人员缺乏问题;或者直接复制双委员会管理系统,就能让中国企业少走弯路。德国企业之所以成功有它的历史和环境原因,而这些经验在中国稍有变形可能就不会奏效,甚至适得其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经验就不值得借鉴。那么中国企业究竟能向德国学习什么呢?

    我们的答案是:德国企业提供了某些新的关于企业成长甚至个人发展的价值观。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受美国商业文化影响较深,成功变得简单粗暴,似乎上市就是成功,进入全球企业500强就是伟大。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人都想一夜暴富,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近期出现的许多社会和商业事件就是这种思维方式造成的后果。企业要追求短期利益、追求暴利,所以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达芬奇事件;政府要追求短期政绩和利益,所以接连出现了桥梁倒塌、城市积水、高铁事故。

    回头看看很多成功的德国企业,它们不像中国人所追捧的Google、Facebook能在一夜间迅速积累财富,也不像微软、GE那样富可敌国。它们往往偏安一隅,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稳定而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发展。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甚至还可能看起来是“笨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

本文章关键词:德国留学预科 德国留学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德国留学除严谨外也有浪漫风情——海德堡
德国留学风情浪漫海德堡。在空旷的古堡花园,我又聆听了一段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主角正是德国大诗人歌德。那是1815年秋天,66岁的歌德从魏玛来到海德堡参观古画收藏,邂逅犹太美女玛丽安娜,她气质高贵,举止文雅,…

下一篇:德国慕尼黑与啤酒齐名的木偶钟
提起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很多人会立刻想起它闻名天下的啤酒节;其实,慕尼黑不仅有热情的一面,而且也很浪漫,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市政厅以及其木偶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位于市中心玛丽恩广场北侧…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德国留学要花多少钱需准备七大开支

在德国上大学所需生活费支出主要包括:房租、饮食、保险、交通等。平均每名德国大学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为每月600欧元,去德国留学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德国留学汉堡概况。随着1321年加入汉萨政治经济同盟,汉堡进入了其港口贸易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它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1937年,…
讲座主题:团审?个审?在纠结中寻找光明之路讲座人:王欣老师讲座内容介绍:德国高校教育水平高  德国政府每年对于高等教育都有相当大…
 
出国留学工具箱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