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要去: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上海财经大学留学项目

  • 提交资料,让咨询顾问主动联系您!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意向国家:
  • 目前学历:
免费留学计划
免费评估适合专业

您的位置:上海财经大学 > 活动讲座

活动讲座

在线咨询

第四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我校举办

作者:Helen来源:上海财经大学留学发布时间:2015-12-12 10:25:43点击量: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与阿根廷国立科尔多瓦大学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拉美法律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隆重举行。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与阿根廷国立科尔多瓦大学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拉美法律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建构命运共同体:中拉整体合作新进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巴西蒙特卡洛斯州立大学、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智利圣地亚哥大学与智利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40余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编审、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立峰、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教授分别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编审首先代表主办方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研讨寄予殷切的希望。他在致辞中强调,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仍然需要学者们面对面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这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舞台,中拉关系的发展在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时代背景下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樊丽明校长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到上海财经大学表示欢迎。她表示,来自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建构命运共同体:中拉整体合作新进程”为主题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既富有学术价值又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对我校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国际化办学,以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中拉-法律研究中心等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立峰在致辞中指出,中拉合作的美好前景已经开始,但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拉美经济发展放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化解合作中的难题,是中拉双方在推进整体合作机制的共同任务,这也是学者汇聚一堂,召开本次学术论坛的主要任务。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教授代表拉美国家学者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放缓,而欧美国家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高利率协同效应,造成了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在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工业化进程减慢。政治上,拉美国家的经济困难也加深了拉美诸国的异见。中国与拉美近年来关系进入跨越式发展,双方同为世界银行的BRICS国家,具有相似的身份认同。全球、地区性与地方层面的经济与政治变化,促使中拉双方通过交流,寻求未来增进中拉关系以及解决各自问题的途径,论坛的交流是这种努力的重要部分。
  此次论坛共四场,分别以“建构命运共同体的中拉合作”、“中拉经济与经贸往来”、“中拉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比较视野下的中拉发展”为主题,共27位发言人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或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或结合自己的实务经验,发表了自己关于中拉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前沿问题的看法。
  第一场研讨:建构命运共同体的中拉合作
  第一场研讨共七位发言人发言,由来自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的袁东振研究员主持。首先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谌园庭,她演讲的题目是“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拉合作基于南南合作的视角:身份认同与政策思考”。她先介绍了选择这一题目的原因即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在即,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需要在机制启动之后寻求议题的充实。之后围绕南南合作的发展趋势;中拉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未来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她探讨了对气候治理尤其是清洁能源方面中拉可能的合作机制。
  随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教授,进行了题为巴西与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力方面的合作的演讲。保利诺以他的一篇学术论文报告为基础,提出中国和巴西科学技术方面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开展双边合作的可能。保利诺强调了企业在中巴科技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邵沙平教授。她主要围绕“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法治思考:夯实国际法治基础和开启国际法治合作的新进程”这一题目,强调社会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巴应当注重在联合国宪章的法制基础下建构在国际法制中的协议,秉承已有的公约的原则,寻求更全面的合作。同时建议中拉树立大局观,思考中拉命运共同体对国际法治的贡献。
  接下来罗萨·伊莎贝尔·巴萨乌里·卡贝罗结合她的博士论文“中国—智利合作:巧实力与双边议程中的环境”进行了发言。她指出了巧实力的丰富概念即其不仅包括经济军事也包括文化形象。她建议在中智原有的合作的领域外加入新的合作元素,并结合智利的具体情况强调了双方在太阳能和天体物理可能的合作。最后,她还提出了希望从教育层面培养两国学生对对方国家的兴趣的建议。
  随后岳云霞研究员代谢文泽研究员就南美基础设施建设与中拉整体合作这一题目做了发言。岳云霞研究员先介绍了中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背景和基础,进而主要围绕铁路网络的建设,提出了四行两纵的建设方式,并以铁路建设,带动其他的发展,分段进行的合作思路。也指出了中拉在基建方面的合作可能给拉美GDP增长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提到了资金不足,拉美成员国间协调问题给合作带来的挑战。
  第六位发言的是安德雷亚·帕皮埃尔先生,他围绕“文化产业:中拉交流的机遇”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肯定了中方近年来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尤其强调了中方对网络文化,民营中小企业在文化发展中角色的重视。随后,帕皮埃尔举出了中拉美地区国家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双边合作实例。建议中拉加强文化领域各个不同方面的合作,加强文化外交,注重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推进文化产业交流的深度,并注重文化交流的有针对性,务实性。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的莫妮卡·阿乌马达·菲格罗阿。她就中国—拉共体关系中经济合作的新环境和政治变革进行了演讲。她提到拉美共同的殖民历史和身份认同,指出中国对拉美的新战略,不仅在应当在经济层次上来认识,更应当从殖民历史来认识。随后她提到中拉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并回顾拉美和中国的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进程。
  担任第一场研讨的评论人的费尔南多·雷耶斯·玛塔先生,从学者和外交官的视角,对七位发言人的演讲进行了总结和评论。玛塔先生谈到中拉关系以前更多是贸易问题,但是现在往深入发展推进到环境问题,文化问题。中拉应当思考通过双方合作能够为世界创造财富,建议从文创产业着手加强合作和交流。同时面对伊斯兰国等新的国际问题他建议中拉共同思考和解决。之后他比较了中拉之间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方面的差异建议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树立长远的眼光建立密切的关系尤其强调了中拉在地震领域、农业科技领域、水资源领域、南极科考领域、外太空领域的长期交流合作规划。
  之后的提问环节参会的各位学者针对七位发言人的演讲提出包括智力的软实力给中国的经验;美国和古巴以及拉美关系的改善的背景下中,CALEC未来的发展前景;未来中拉产业合作的具体建议;拉美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中国在反恐方面的一些措施政策等问题,并得到了相关发言人的精彩解答。
  第二场研讨:中拉经济与经贸往来
  第二场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李放副主任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史博士马科斯·科尔德罗·皮雷斯教授,他进行了题为“构建新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和金砖国家”的演讲。演讲过程中,他回顾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建立历程,指出美国在很多国际和金融组织的霸权地位,强调公平民主的金融和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并且表达将强中拉合作建立全新的经济金融秩序的意愿。
  随后复旦大学吴力波教授围绕金砖国家发展模式比较与贸易合作新机制研究进行了演讲。她指出在TPP可能带来的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中共同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的总体趋势。吴力波教授还结合了其所开发的全球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得出了金砖国家内部推进关税便利化,可以大大增加金砖国家的GDP的结论。
  第三位发言人是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石静霞教授。石教授从法学的视角就国际法框架下中国—拉丁美洲加勒比共同体的贸易与投资合作问题进行了演讲,既提到了中拉之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指出了中拉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她指出中拉之间虽然在金砖国家的层面有交流,但是在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协定方面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她建议签订更多有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注重知产,服务贸易,环境,贸易在等多领域的发展。
  随后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马丽娜·古斯芒·德·门东萨进行了题为“巴西司法体系的总体特征及其对与外国公司间贸易合约和协议的影响”的演讲。对巴西的司法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与拉美其他国家的司法体系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外国公司在巴进行贸易时应当考虑的巴西法律实际情况。
  第五位发言的是上海财经大学鲍晓华教授。鲍晓华教授演讲题目是“食品安全标准如何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鲍教授比较了新新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不同角度,通过严谨的实证模型,得出了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准入、贸易强度和持续期,但是贸易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国家纸烟存在一定的差异的结论,并将此结论的借鉴意义推至了拉美等发展国家。
  随后,李明辉教授作为合作作者,代刘莉亚教授做了题为“存贷比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研究”的发言。李明辉教授对2005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的金融机构向拉美的累积贷款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将其与其他机构对拉美的贷款规模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商业银行法修订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调整。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国当下的情况中,银行存贷比上限取消,并不必然会导致新增贷款的大幅度增加。
  六位发言人的发言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岳云霞教授做了总结和评论,系统呈现了中拉发展过程当中学术研究必须要提供的学术支撑的重大作用。她对发言人中共同的特点即一个“新”字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中拉关系中出现的新现象,步入的新阶段。新常态下中拉关系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具体为增速下降,投资上升,贸易下降;更多的摩擦:环境,贸易便利化的问题。接着岳云霞教授总结了六位专家提出的贸易便利措施、国际法体系下遵守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全球环境,通过中拉合作的努力,在全球当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争取更公平的、民主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建议。
  在开放式讨论阶段,与会的专家就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所涉及的利益点和重点的差异以及资金使用方面的具体想法;中国在推进多边自贸安排的过程中的阶段;中国和智力签订了投资服务的投资协议,但是并未吸引很多投资到智力但是委内瑞拉并未和中国投资和贸易安排,却又大量资金投入到委内瑞拉;巴西法律对中国公司进入巴西最主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第三场研讨:中拉关系的历史与未来
  第三场研讨由来自智利圣地亚哥大学莫妮卡·阿乌马达·菲格罗阿博士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的董经胜教授,他就16—18世纪太平洋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中拉关系回顾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和历史,以及中拉关系的现贸易现状做了总结。
  安德烈斯·贝略大学的费尔南多·雷耶斯·玛塔主任主要从拉共体与中国战略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如何促进拉美作为一个地区与如何与中国进行发展的角度,强调了不可能要求拉共体职责之外的要求。他提到现在中国希望将拉美作为一个整体,但是事实是拉美内部还是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拉共体将不同自治区的共同点来寻求合作。
  莫何塞·路易斯·瓦伦苏埃拉·阿尔瓦雷斯演讲的主题是“加强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新思路:一个开放关系体系”。她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拉美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中、中拉、美拉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她提到美国认可印度的进程,但是对华的政策一直持有遏制的态度,并且美国始终介入中拉关系的进展当中。同时表达了与中国达成开放的联盟,展示南南合作的意愿。
  第四位发言人是图里奥·维吉瓦尼围绕巴西在区域一体化上的政策方向以及国内危机时期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之一主题。他介绍了国内外政策如何共同决定国内外关系的格局,如何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指出了巴西应该重新理解独立和全球化概念,不可能把拉共体简单理解为地区关系或中拉关系的参考,拉共体最多是一个政治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当时想把美国排除在外。虽然意识形态很重要,但是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除了外贸之外,还要考虑投资,文化等交流,强调了应当从全球产业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强拉中合作。
  第五位发言人古斯塔沃·恩里克·桑迪兰演讲的主题是“艰难时期阿根廷的外交政策:与中国合作的机制与限制”。他围绕阿根廷政局的新情况,从出口,外汇,农业等方面介绍了阿根廷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来自社科院拉美所的周志伟以“中拉智库交流:现状及机制化”为演讲主题,主要阐释了为什么要重视智库交流,以及中国加强智库建设的着力点,应是增强咨询和服务能力、中国智库和国际交流的能力。他评述了智库建设的状况以及中拉智库交流的特点,最后建议增强私人性的交流网络,以及交流的议题宏观化。
  最后一位发言人,马科斯·法比奥·马丁斯·德·奥利维拉演讲的主题是巴西和中国关系与交流展望:以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为例。在演讲中,他回顾了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发展进程。指出了拉美处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外围的一个地位,需要从外围向半外围和中心趋近。在中拉关系相处模式中,中拉关系在进展中需要思考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在评议环节拉丁美洲研究所张凡研究员对七位评议人的评议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敏感性”,“整体合作”以及“平衡”三个词在中拉关系特点和发展进程和方向中的体现。在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中,经常会讲到利用域外的国家,就是西半球以外国家的力量来平衡,比如说平衡美国,这里头指的是力量。平衡有利益的平衡,还有规则和话语权方面的平衡。最后提出了对中拉关系发展的愿景即:做好中国的事,做好拉美的事,建立良好的中拉关系发展模式,促使世界向好的方向变化。
  第四场研讨:比较视野下的中拉发展
  第四场研讨由杨建民研究员主持。南开大学的韩琦教授首先发言,他演讲的题目是拉丁美洲文明及其借鉴意义。围绕拉美文明的界定,拉美文明的形成,拉美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借鉴意义,他着重强调了拉美文明的包容、谐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最后,肯定了拉美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卢春龙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从社团主义理论的视角看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发展。在演讲中,他提出了社团主义理论和政府问责制两个概念。随后介绍了拉丁美洲的社团主义和社团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情况。最后的结论是社团主义在拉丁美洲和中国的实践带来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政府的问责制两点好处。
  马科斯·科尔德罗·皮雷斯代替论文作者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卡洛里尼·克劳斯·卢维佐托教授演讲,主题是“参与性、能动性和数字媒体:以巴西的经验为例”。他强调了利用互联网了解民众所关心的内容和他们的意见、态度的新思想。并介绍了巴西的两个互联网政治平台。并强调了需要对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政治活动保持警惕。
  华东政法大学陈颐副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公民一国家”的历史与前景。他主要围绕公民国家在古典时期究的状况,在近代如何重建公民国家,如何实现从公民国家到城邦的变化以及是否还应该生活在公民国家的框架下等三个具体方面,对“公民一国家”的历史和前景进行了介绍。
  南京大学刘林平教授演讲的主题是“老年农民工:特征与困境”。从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视角,数据来源和样本的情况以及主要结论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老年农民工的特征和困境的实际情况。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蓝宇蕴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珠三角转型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路研究”。她从一个比较本土化的视角,从转型社区的积极功能和反面功能的角度等问题切入,分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建议针对所谓的过渡性、问题性的一面,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方面的重视和梳理。
  上海财经大学孟飞博士演讲的题目是“论PPP模式的法律机制生成”,这是上海财经大学郑少华教授与孟飞博士的合作论文成果。他介绍了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结合了PPP项目的具体案例,监管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在评议阶段,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古斯塔沃·恩里克·桑迪兰博士对每位发言人的发言都进行了总结和评议。提到了拉美应当更好地吸收中国以及亚洲方面在文明发展史上特别注重平等和平衡发展的思想。他认为现在拉美面临的社团主义发展阶段还处在一个需要发展的阶段。肯定了从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哲学的出发点来进行分析的思维,以及警惕社交媒体成为政治操纵的工具的思考。也指出了在报告中所提的老年农民工问题,珠三角转型社区问题以及PPP模式给拉美的借鉴意义。
  论坛闭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学尧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王立峰书记首先致闭幕词,他认为此次论坛学术交流内容广泛,交流没有时态限制,肯定了交流中的经验、比较、思路、见解、措施以及求真务实的态度,并表达了主办方的感谢和对下一届论坛的憧憬和期待。
  随后,阿根廷国立科尔多瓦大学古斯塔沃·恩里克·桑迪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提出中拉思维方式以及学术层面都有很多的共通点,表达了对中拉关系的美好愿景。他提议中拉应加强学习,主要通过加强大学之间的交流以及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从南美与中国互相提供教师培训的机会,增加双方的互派留学生奖学金,并表达希望能够构建长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构建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憧憬。他同时欢迎各位学者积极参与到科尔多瓦第五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会议,2016年在阿根廷再相见!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副总编辑在闭幕致辞中对本届论坛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当今世界危机和变革正在成为备受关注的新主题,通过本届论坛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中拉关系与合作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在摒弃价值皈依的强权思维,倡导相互尊重、优势互补的交往原则下,相信中拉学者将共同见证推动历史进步的新进程,共同见证中拉总体合作的新进程。学者们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探讨完善中拉关系的有效路径,推动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提高协同治理能力等方面,必将为迎来中拉新一步发展浪潮以及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智力的支持。在本届论坛取得的共识的前提下,我们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和而不同,携手迈向人类共同体的新纪元。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学尧教授表达了对中国社科杂志社以及会务方面主要的联系人李放主任、安蕾主任,法学院吴文芳教授、付艳老师和团队成员,以及来自外交部的西班牙同传翻译倪程、姚雯敏的感谢,并宣布此次论坛圆满结束。
  此次论坛展示了学术的高规格,思想的共融性,每一场的议题都得到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学者体现独立,全面,包容的学术精神,让我们期待这种精神在下一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中传承!

留学预科班生活PHOTO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