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冬阳 籍贯:湖南 出生年份:1988年 最喜欢的电影:《阿甘正传》 最喜欢的名著:《傲慢与偏见》 最佩服的是:北大季羡林先生,以及他在学术的金字塔端潜心做研究的治学精神 最大的理想:若干年后回到中国,到西部去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活着是为了 |
姓名:赵冬阳
籍贯:湖南
出生年份:1988年
最喜欢的电影:《阿甘正传》
最喜欢的名著:《傲慢与偏见》
最佩服的是:北大季羡林先生,以及他在学术的金字塔端潜心做研究的治学精神
最大的理想:若干年后回到中国,到西部去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活着是为了梦想”
“活着是为了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到美国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America is a land full of chance”。
去年,正读高二的赵冬阳参加了美国大学的本科入学考试。今年1月,他收到了美国Hampton University(汉普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时取得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之后,赵冬阳又陆续收到Cornell University(康纳尔大学)、Allegheny College(阿勒格尼学院)、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Hendrix College等多家美国大学,以及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被称之为卑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同样包括各种奖学金。5月,他选择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大学,将就读金融专业。8月,他将踏上美国土地,去寻找他梦想中的大学之路。
不仅顺利考取了美国大学,还获得了比研究生阶段更难获取的本科全额奖学金,该奖学金包括每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2.2万美元、四年累计10万美元。据说,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全球有多人竞争,而赵冬阳成了全球幸运考取美国大学中最幸运的几百人之一。
远大的抱负最终让赵冬阳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
“曾经是极度自卑的人”
要参加美国的高考,第一个要过的是语言关,而英语基础差一度让赵冬阳的梦想遥不可及。
“我曾经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在采访赵冬阳的过程中,这句话他提过两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于外界陌生的环境他曾经保持着一种cynicism(犬儒主义)的态度。那么这样一个心性自卑的人,后来又是怎样战胜自己的呢?
读初一时,赵冬阳的英语基础几乎“没基础”,2001年暑假他第一次参加了中山邦德外语学校办的夏令营,一位名叫Mary的外教慢慢改变了他。
“Mary给了我一种信心和信念。在我英语一窍不通的时候,她评我为夏令营优秀学员;在我不知道生活如何自理的时候,她又像个 baby-sitter(照顾婴儿的保姆);在我拒绝她的关心的时候,她的insist(坚持)和 passion(热情)融化了我的愤世嫉俗的坚冰,古希腊的哲学系统终于在她的激励和悉心照料之下土崩瓦解。”他开始对英语学习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此后每年的暑假一放假,赵冬阳就来中山主攻英语学习,读到初三,他的英语成绩就一直稳列班上前五名。
“飞向更高的天空”
“初三毕业那年,我偶然买了本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那时像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知道全额奖学金留学美国一说。此时心里就像有个膨胀的气球,总想飞入更高的天空。”当他的爸爸妈妈听说了他这个大胆的决定后,反应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不同意。赵冬阳的心情一度很糟糕。他形容,线下的石子总是拉着他的梦想。直到后来,邦德的张校长知道了赵冬阳的想法,很支持他。张校长对他说了一句“为了梦想而活,生下来就是胜利者”,于是赵冬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高一那年的暑假,在张校长的安排下,赵冬阳特意从湖南来中山参加一个模拟TOFFL的测试。他的父母也来了,大家都想知道他的留学潜力到底有多大,以此决定到底要不要走留学这条路。结果没让大家失望。这时,张校长对他做了一个重要评价:是留学的料,过一两年没问题。就这样,赵冬阳给指引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成才方向:留学。从那时起,张宗诚校长一直成为他梦想实现的指引者,赵冬阳也感激地称张校长是他的铺路人。
随后,肩负高考重压的同时,赵冬阳也开始为他的留学梦想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