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合作一股新的高教出口热潮
1989年担任美国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主管国际教育的副教务长时,史蒂文·丹耐特的主要责任是确认外国留学生是否适应美国的生活,学业是否进展顺利。近年来,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他不仅开始招募外国留学生,还要为那些不能来美国或者不会来美国的外国学生发展海外文凭项目。
2003年,布法罗分校在新加坡开办了一所分校,有250名学生注册了商务和交际专业的学士和硕士。今年1月,它和孟加拉、印度达成协议,在两国启动了两个信息技术方面的硕士项目。现在,丹耐特正在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关方面进行谈判,同时还考虑在中国开设分校的事宜。
布法罗分校并非特例。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正在外国学生自己的国土上建立越来越多的“市场”,从单个的大学文凭到整个海外校园。那些创业者说,这些项目的运转非常昂贵,教学机构必须有国外合作伙伴,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国家和地方制度。但很多美国高校认为,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有时这些项目是营利的。
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所美国高校开办了海外项目,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on Education)将会很快调查它的1650个成员机构。“它是一个正在浮现的领域,我们还没有充分把握去操纵它,”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一位官员彼得·艾克尔说。一项调查显示,开展这类项目会帮助这些学校进行战略性思考。
进军热门领域美国人在打什么算盘
过去十年中,这类项目的增长势头已经开始回落。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由于“9·11”之后美国签证的严格控制,学校管理者感到这种趋势加剧了。三十多年来,对签证的严格限制导致美国的国际学生数量首次下滑。很多带有侮辱性的限制措施已经有所抑制,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美国可能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纠正“美国不欢迎外国留学生”的国际印象。开办海外文凭项目,是“9·11”之后的权宜之计。
在筹划建立新的海外项目时,美国高校面临着其他发达国家竞争伙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英国和澳大利亚。虽然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比较海外校园的数量,但不容置疑的是,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明显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在澳大利亚经过政府认证的39所大学中,除1所外其余学校都在海外建立了文凭项目或者分校,“无边界高等教育观察协会”(一个研究协会)的副主任琳娜·沃比克说,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在太平洋地区开展。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减少,迫使高校、多数是公立大学去“寻找更多商机”。这道出了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的另一个原因。卡内基·梅隆大学分校系统的校长苏珊·奥尔德里奇说:“每个分校都必须为阿拉巴马校区作出贡献”,“它们必须营利”。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当国际贸易和投资扩展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从西方高等教育机构获得文凭。人们经常认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提供了比当地机构更现代和更实用的教育,因此提高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期望值。国外分校也为不断增长的当地中产阶级提供了比较廉价的选择,比去海外就读要便宜得多,并且使学生和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扩张的压力也来自美国内部:通过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国际经验,让美国学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近来很多美国机构的核心任务。分校管理者们说,海外校园就是为这样的目标服务的。例如,即使只在布法罗分校新加坡校区工作了几个月(合作伙伴是非营利组织新加坡管理学院),“这些教授们都带着国际视野回来了”,丹尼特说。
分校还是“高水平学生的源泉”,他们转入布法罗主校区,或者继续进入当地的研究生项目,这会在“准留学生”中更好地传播美国高校的声誉,“提升了我们品牌的知名度”,丹尼特说。“我们的教师渴望和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优秀学生进行合作”,乔治亚工学院国际项目的助理教务长霍华德·A·罗林斯说。
国外分校也是美国学生畅通无阻的目的地。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10%的学生至少在国外分校学习一个学期。另外,由于国外分校在主校区的直接管理之下,他们提供了到国外学习的“无缝链接”,没有信用卡转账问题,不用担心课程质量,还可以为安排主校区学生到该国公司进行实习提供平台。“我们并不希望以此赚钱,”罗彻斯特工学院的教务长斯坦利·D·麦肯兹亚说。
和国外机构合作开展海外文凭项目的研究机构,通常瞄准合作研究的可喜前景。罗林斯说:“他们很热心地帮助我们。”一所享有声望的美国分校会培养出拔尖的毕业生,进行一流研究,这将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开办海外分校教育集团的大商业
现在,有完全以营利为基础的公司在开办海外分校。随着营利高等教育部门的成功建立,美国成为向外地投资获取利益的源头,例如美国罗瑞特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公司、开普兰公司和阿波罗集团等,争先拓展海外网络。
7年前,罗瑞特教育集团花了10亿美元建起了美国最大的国外分校网络,目前它在14个国家的校园中拥有19万名注册学生。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贝克说,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益复杂的竞争局面和缺少海外学生助学贷款。在发展中国家里,只有智利近来通过了一项法律,为那些私立学院提供政府援助。
在海外,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总是受到欢迎。上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繁荣时期,30多所美国高校在日本建立了分校。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分校倒闭了。日本大学入学年龄阶段学生人数减少,相关政策也在向不利方向调整,并且,当地商务伙伴常有不诚实行为。现在,美国高校更加谨慎。
很多国家禁止以营利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智利就有这样的禁令,但投资者们很快就避过了这条禁令,他们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租来一个非营利性大学的地皮和设施。土耳其也有类似的禁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当地基金会建立大量高质量、非营利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不断寻求理想投资地“所有人都为中国着迷”
以营利为目的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同样抱怨很多国家的无数种规则。2004年,罗瑞特教育集团关闭了两所在印度的学校,因为它们没有获得这个国家要求所有国外高等教育项目都拥有的认证。即便如此,这种代价并没有使这个公司对印度市场失去兴趣。
印度和中国正在成为大学分校的主要市场。很多人认为,在放松规则、大学国际合作方面,中国更加成熟。“所有人都为中国着迷,”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人员约翰·道格拉斯说。
有的地区和国家一直特别欢迎在当地举办国外大学分校。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经建立了大量国外分校,目标是成为临近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轴心”。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努力在中东地区成为这样的高等教育“轴心”。
波斯湾地区海外分校的新基地
但是,即使在那些繁荣富强和快速现代化的国家,美国高校也会遇到大相径庭的情况。卡塔尔这个小小的波斯湾富油国家建立了教育城,这是卡塔尔的高等教育精英机构中心,由皇室家庭控制的基金会迄今大约投资了10亿多美元。很多美国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在这里建立了分校,所有支出都由基金会支付。
康奈尔大学主管医学事务的教务长小安东尼奥·M·高图说,卡塔尔的分校为康奈尔主校区提供的利益包括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在这个地区开展遗传学研究和其他医学研究。卡塔尔的基金会说:“我们会为它付钱,你们可以像在纽约那样做事。”康奈尔大学分校坚持保留和主校区一样的认证标准,并且得到了一个保证——卡塔尔皇室子女不享受特殊待遇,当局遵守了这些协议。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离卡塔尔只有250英里,它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国外分校中心,以“知识村”著称,地点在迪拜,其操作方式更像商务运营。在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分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个中心部分地满足了当地大量移民工人的要求。
波斯湾地区国外分校的快速扩张引起了其他关注
美国大学沙迦分校1997年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其建立者、华盛顿办公室负责人罗德瑞克·S·弗兰彻说,生源竞争将会对教育质量较低的高校造成压力。
实际上,当这种趋势在继续的时候,全世界的国家开始驱逐不达标的国外分校,有的机构开始控制文凭项目的质量。南非可能是在本国国土上削减国外分校的唯一国家,它建立了严格标准,要求国外的分校必须对当地发展目标有所贡献。
美国高校的官员们说,除了障碍和失望之外,国外分校还是给本国的主校区和举办国带来了利益,并且只会不断扩展。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