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这并不代表真正的中国传统。每个人对自己的子女寄予不同的厚望,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也就有各不相同的方法。
希望孩子将来多一份选择
说起在美华人孩子学中文,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先不说作为龙的传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只要客观地看看当今世界经济屋漏偏逢连阴雨的现状,看看美国次贷风波以来的高失业率,再看看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不让孩子学中文还真是有点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意思。可是,在美出生的华人孩子们是不能完全理解家长的苦心的。家长们陪着、哄着、逼着,只要能让孩子坐在中文学校里,那就是一个莫大的宽慰。
来自青岛的年轻妈妈丽丽(Lily),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几乎全部奉献给了独子丹尼。丈夫马克·戴维斯(Mark Davis)在一家海洋石油公司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丽丽在家除了要负责孩子的教育,还要负责年近八旬的婆婆生活起居。丽丽最大有愿望就是儿子能多掌握一门语言,将来多一个选择,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起码不至于因为语言而放弃。丽丽常对丹尼说: “你一定要学中文。将来妈妈老了的时候回国居住,你要是不学中文,到时候你什么都听不懂。”
丽丽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儿子17岁,非常懂事,也非常孝顺,尤其是对爷爷奶奶特别好,还在厨师学校学习。他没有收入,可是当他第一次拿到奖金的时候,他把800元全部交给了爷爷奶奶。这给丽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觉得这样的品质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才能培养出来。为了鼓励丹尼学中文,丽丽带着儿子两次回国,就是要与表哥表姐相处,让他们影响丹尼。丹尼在中国的时候跟表哥表姐相处甚欢,14岁的表姐对丹尼特别好,不时带他出去跟朋友一起玩。等丹尼回到美国后,学习中文的劲头果然很足,写字也特别认真,常常得到老师表扬。
对于学习中文的孩子特别难的写字部分,丹尼毫无压力。只是由于在家整个语言环境都是英语,孩子听和说有点吃力,所以丽丽常常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让丹尼跟家人聊天,以帮助他提高听说水平。丽丽准备今年暑假再一次带丹尼回中国,跟亲人们相聚相处,增加他对家乡的亲切感。中西方文化的存在的巨大差异,其实本身就是它们在语言文字信息中的处理不同所导致的。像丽丽这样,能够参透其中奥妙,并领悟其本质,从而选择让孩子接受可以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