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谋求创新,在创新中获得发展,是各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与规律。就教育制度而言,美国教育的民主性表现为学制的单轨性,学制的多样性及各级教育的普及性。在教育投资与管理方面,公款兴学为主,多渠道投资以及地方自治为主,鼓励群众参与管理是教育民主化的集中表现。
富裕开放的家境造就了孩子的个性
文卓(化名)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均有过欧美留学的经历。父母在京城各自开着有海外背景的公司,均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家庭收入不菲。 有留学背景的父母,欣赏西方以人为本的教育,因而对儿子实行开放、民主、平等式的家庭教育。他们尊重孩子,遇到问题很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也注重开阔孩子的视野,如多次携文卓到国外旅行,很小就带他去参加大型外资展览会、美国商会的圣诞晚会等社交活动,使孩子见多识广,思维独立。西式的家庭教育,优裕的生活条件,使文卓养成了豪爽、率直的性格。小学四年级时,在文卓组织的一次班级足球赛中,当对方进了球,他躺地就哭,起来就责怪本队守门员;但当他踢进了一个球,又激动得跑回自己的场地,与守门员紧紧拥抱。文卓待人热情、善良、仗义、大方,拥有良好的人缘。他一直是班里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佼佼者。同学们运动渴了,他在校门口招呼来两箱矿泉水、汽水等;周末同学们去K歌、聚餐、看大片等,文卓埋单。对此,有的老师夸奖他;有的老师却认为是出风头,这使文卓很委屈。
不得不走的留学之路
文卓自小就顽皮、逞强好胜、喜欢表现。在小学时,上课经常与同学讲话,爱做小动作。有时还搞点恶作剧,如把女生的头发绑在凳子上。但他思维活跃,总是抢着回答问题。爱打抱不平。小学时,有个经常打架的同学被校长认为是坏学生,可文卓却认为这个同学爱打架是他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其本质并不坏。每每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文卓就帮他说话。后来,文卓也就被老师列为“坏学生”之列。但他热爱集体,班里有同学吵架他总会上去劝阻。同学们评价文卓,优缺点突出。
文卓还贪玩。读小学四年级时,一次与同学逃课去玩计算机,被老师留下并通知家长到校。父亲去了学校,表示愿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但老师的处理是,先让他在楼道罚站,自尊受伤的文卓在楼道里大哭。老师又讽刺他:“你们家是卖菜的吧?!”这种施教极大地伤害了文卓的自尊心。屡次的伤害后他变得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更加桀骜不驯,总想通过各种机会找回尊严。尽管父母经常敲打他,要他克制自己,但还是与同学打了架,被学校劝退。
小学五年级后,文卓去了一所私立学校。老师对他进行了许多正面鼓励。宽松的环境中,他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不再对同学有攻击性,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上课积极发言。在一次语文模拟教学中,他的朗诵感动得老师和同学流泪。此后,他当了领操员和升旗手,并以优异的成绩中考毕业。母亲说,一得到老师的肯定,文卓的成绩就上去;一被老师冷落、甚至伤害,成绩就下来,这在文卓身上表现特别明显。
升入高中后,也因与同学打架,文卓被该校劝退了。
此后,文卓在一所公立学校借读。他很喜欢这所学校,校风严谨,纪律严明。由于文卓来自私立学校,有一段不适应期。年级组长对文卓港台式的穿戴和违逆老师观点的发言不能接受。也许是老师对文卓有偏见,学校跑操时,文卓的腿不好,尽管坚持跟上队伍,但老师却批评他把队伍带乱了。他的英语在班里考第二名也得不到表扬;而他认为应该考好的一门课没考好时,一生气就将班里的拖把撅成两段。最后学校以损坏公物为由,先是两周不让其住校,后来又以种种理由劝退。文卓在这所学校只呆了两个月,却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次劝退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至今难以愈合。
此后,文卓不得不回到私立学校继续读高中。 谈起留学初衷,文卓的母亲说,原打算读完大学再让孩子留学,可是,一次次劝退让我们感到孩子的自尊已损伤到极点,国内这种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与文卓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家庭宽松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高考重压下,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试成绩。如果你不是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就不会被认可。像文卓这种得不到正面鼓励,使得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每每就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备受冷落,因此也就更加逆反,他发出反抗的呐喊:“我从来不是一个优秀学生,但我不是一个坏人!”我们感到,如果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一个家庭的呵护和宽容已不能满足十六七岁孩子的自尊,他已到了需要社会、公众认可的年龄,留学成了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出国前夕,文卓对父母说:“谢谢爸爸妈妈,学校放弃了我,但你们从没有放弃过我!”听了这话,父母心里很酸。
他的个性很适合美国的教育方式
2005年8月,17岁的文卓在母亲的陪同下飞往美国,开始他的留学生涯。18个同学到机场送行。飞机起飞的一刹那,文卓哭了……
目前文卓在美国西雅图一所大学的预科班学习英语。到美国留学后,文卓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第一天上课老师的话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们有任何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地方,请一定来找我!不要不好意思,千万不要说怕占用我的时间!你们交了那么多的学费来这里学习,应该学到应得的知识。我的时间就是你们的时间,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们。”
文卓对美国的教学方式感觉非常好,他在网络日记中写道:“在课堂上,老师总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气氛很活跃。如果你不发言老师反而会奇怪,而且不高兴。老师鼓励学生上课提问,且无对错之分,老师只是想听你的观点和想法。提问越殊异、越尖锐越好。老师与学生很平等,上课学生从来不起立,也不叫‘老师’,只是称呼老师的名字。老师也不希望学生叫他‘老师’,觉得那样很疏远。美国学校对课外活动及种种大型聚会的重视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的课余活动。每次大型活动我都参加,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从来不会过问你的成绩,更不会因为分数而区分你。学习是你课上的事,是知识;参加校内以及社区的活动,同样是展示自己的能力。我很喜欢这一点!我从没见过有老师评论学生的成绩,这是学生的隐私。”
文卓的母亲还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们社区的一所中学举办橄榄球赛,母亲满以为文卓看后会很兴奋,没想到回家后他却哭了,母亲很诧异。平静后文卓说:我为中国的孩子们哭,美国的孩子太幸福了!美国的学生比赛进场后,虽也分班集合,但比赛开始,同学们就可自由组合。只要进了球,大家高兴得蹦啊跳啊,每个人都很享受,很快乐!在国内学校开运动会时,老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甚至要求学生背着手。学生有时因场上比赛激烈而站立欢呼会被老师呵斥。他们真可怜啊,连表达自己感情的自由都没有!母亲感叹:国外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对人的尊重,让孩子随时表达出自己快乐的天性。这天文卓写道:“今天橄榄球赛的情景对我太刺激了!这是真正的学生们的节日!这使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在国内,所谓的好学生如果篮球打得好叫多才多艺;而成绩差一点、篮球也打得好的却被视为不务正业。这叫什么事啊?!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