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区的房地产税收。有钱人一般住城郊,富人的豪宅税收高,学校经费充足。穷人区房地产税低,尽管政府补贴,但经费仍严重短缺,因而校园破、设施旧、教学差。
据报道,哈佛大学曾录取过一个叫Liz Murray的纽约流浪女。另据《洛杉矶时报》披露:48岁的退役军人迪威特,是个流浪汉,申请伯克利大学四次被拒。于是,他求见校董会。虽然只有一分钟,但他强烈的求学意志打动了校董,得以入学。三年间,这个露宿公园、早上到学校厕所洗漱的流浪汉,各科成绩除了一个B+,全是A,毕业时,代表所有学生上台致辞。
不管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上哈佛,还是“流浪汉”读伯克利,都体现了美国高校招生时在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特殊政策。
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区的房地产税收。有钱人一般住城郊,富人的豪宅税收高,学校经费充足。穷人区房地产税低,尽管政府补贴,但经费仍严重短缺,因而校园破、设施旧、教学差。
这两类地区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自然也有素质上的差异。美国高校招生时如何对待这种贫富差别?
如学生父母是教授,年收入20万美元,SAT得1150 分,平时成绩3.5,大学会认为这个学生家庭条件好,成绩应该更好。相反,若父母只有初中学历,其中一人还下岗,兄弟姐妹一大堆,申请学生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给家里分忧每周打工30小时,SAT只得1000分,平时成绩3.0。但大学会觉得,你不但对家庭有责任心,在困境中仍有此成绩,如给你足够的资助和良好的大学环境,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者相比,大学很可能会录取家境不好的孩子入学。
基于美国贫富不均的现实,很多美国高校招生时,不是一味的讲究“平等”,而是坚决向弱势群体倾斜。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出国留学预科,国内留学预科,美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