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早春四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部捷报频传。该校近70位学生陆续收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常春藤大学的“橄榄枝”,其中姜砺砺和尹禺然双双成为“哈佛女孩”。昨天,独获四所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姜砺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姜砺砺说,七年上外附中学习生涯弥足珍贵,参加数学建模和学生会活动的经历是她最为宝贵的成长财富之一。
哈佛女孩简历熠熠生辉
商报记者了解到,姜砺砺早在去年年底就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今年4月初她又收到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大学的名校录取通知书,和好友尹禺然双双成为了上外附中的新一代“哈佛女生”。
姜砺砺的个人“简历”显得熠熠生辉:上外附中学生会主席、出众的语言学习天赋、满分通过美国大学级别微积分课程测试、由美国数学协会举办的高中生数学模型竞赛一等奖……提起这些骄人的个人“战绩”,小姜对商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这是我作为一名上外附中人的幸运。”
“建模赛”比“奥数”受益大
“从中预到高三,在上外附中的七年学习生涯中,是这片土壤为我和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片自由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小姜说,她热衷于参加强调团队合作的数学建模比赛,带领团队摘金夺银。这段经历,让她把“沟通”、“协调”、“合作”等字眼深深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场景。当时四名队员在讨论中常常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想着从不同的思路解题,作为组长的我也尽力去解题。”小姜说,“但我发现,要在这样的高压下争取效率最大化,仅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渐渐将重心转为协调与沟通工作,倾听队员们各种想法,最后和团队一起取得成功。”
姜砺砺知道,比起个人的学习成绩,常春藤大学更看重毕业生丰富的经历与其内在的品行和道德。她觉得,“奥数”的成绩更体现个人能力也更有竞争力,但“数学建模”反映的则是团队协作能力,对自己的受益更大。小姜放弃了奥数,有意识地向“团队能力”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她的人生观。
学生会经历提升责任感
“上外附中的丰富繁多的活动为我的成长历程添加了别样的精彩。我们学校学生会与众不同,所有的活动基本上都由学生自己策划完成,从担任小干事到最后成为学生会主席,我尽情享受着组织活动的乐趣,同时这个舞台提供了我锻炼领袖才能和广交朋友的机会。”
让小姜印象深刻的是,初一年级她第一次以干事身份负责一场演出的组织,但不料发生了疏忽,两个节目之间出现了足足5分钟的冷场,场面非常尴尬。“附中的老师没有因此而责备我们,却以十分宽容的话语让大家放下包袱,让我们意识到责任感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头承诺。在此后的学生会经历中,我开始不断提升自我责任感,锻炼领袖才能。”小姜说道。
小姜认为,成长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还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们。“无论是在准备出国路上的各项标准化考试,还是课堂内外的延伸,我们互相之间的帮助成了所有人最好的激励。在这样友好协作的氛围下,我们在迎接一次次挑战的同时都能斗志昂扬,携手共进!”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