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而今年预测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相关统计数据,也力证这波“弃考留学潮”的冲击力:今年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
伴随这股留学潮的是第三波移民潮。根据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第三波移民潮正悄然兴起。为避免把孩子孤身扔在海外,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这一群体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监护下完成学业,举家移民成了这些中产家庭的新选择。
“闭上眼睛嗅一嗅那里的味道,太不一样了”
铁了心要出国读本科的上海高二学生寇睿琦,已经寻觅一所美国高中的交换生机会多时。去年夏天参加“哈佛模联大会”巡游美国高校的记忆,还停留在她的鼻腔里:“你在校园,闭上眼睛嗅一嗅那里的味道,太不一样了。”
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的十一个班级,在这个暑假过后,将被分成两个预录取班和九个平行班,再以高考加试科目的不同,划分为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班级。
从那一刻起,同学们就将与大学的专业录取、未来的职业取向、乃至人生规划对号入座。也正是在这个时段,“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是学生流失的高峰。”复旦附中教务处的徐老师说。
寇睿琦还在寝室里和同学们复盘这次期末考试,每当大家的答案相合,她都会大口喘息,作如释重负状。“睿琦,你还有什么好紧张的?”
虽然作为分班依据的此次考试结果,无以影响到她的高考起点,但申请高三赴美国高中交流学习,每一次平时考试牵动的平均成绩,都会关系到国外录取考官对她的评价。
寇睿琦的小学、初中阶段教育,是在河南完成的。为了投考上海“四大中学名校”之一的复旦附中,她早早就当上了“考试移民”.在高三分科的节骨眼,她却提出弃考留学的想法,让父母顺理成章的“复旦梦”破碎。
寇睿琦说,这两年间,不仅学前课后,常有国外的名牌高校前来设摊宣讲,每次一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架起一面面花花绿绿的校旗,“能不看得我们心旌招展么? ”
“初三复习一整年就让我失望极了”
寇睿琦的书架已经打包净尽,案头唯留一本被称为“红宝书”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词汇。在同一栋寝室楼里,有几张宿位已腾出了近一周。寇睿琦的几位同学干脆选择了休学,踏上各自的出国求学之路。陈之问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投考方向是英国牛津大学。
陈的班主任胡小群介绍:今年他班上45位学生中,已有4位先后休学,选择放弃高考,转而准备留学国外。而这一比例在年级中约占20%,“很自然,人往高处走,我们的尖子生都以美国长春藤高校为目标”
陈之问因为数理成绩突出,而又喜欢绘画,她的理想目标锁定了牛津建筑系。“虽然国内的清华、同济、南开建筑系也不错,但知识传授方式不一样。而且听说国内的文科生,大学就算不好好听讲,只要开考前挑灯突击一周,成绩也会不错,我心里就发毛了。国外的高校是抓得很紧很紧的。”陈之问说。
为此,她从英国高中毕业考试ALEVEL的六十多门课程中选择了数学、物理、经济学三科作为攻读方向。像陈之问这样高二报读入学的学生,要经过一到两年的大学预科教育,才有机会被英美大学录取。
陈之问休学之后,选择了“剑桥中心”作为出国的跳板。
在2003年英国本科教育对中国留学生开放之初,赴英求学大多必经英国当地一到两年的预科或者高中教育,需付出5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而国内的“剑桥中心”通常开办四个年级,招生对象覆盖了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
陈之问从高二入学A1年级(两年课程),自有一番打算:“其实,初三复习一整年就让我失望极了,人都快闷得发霉了。高三又炒一年冷饭。”
“我们只能把尖子学生往外推”
复旦附中国际部的负责人吴小新校长对此也只有摇头的份:“我们的学生都是尖子,因为国内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政策,也不得已搞些应试教育。实在是对学生才能的最大浪费。”
校方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放开高中生留学以后,复旦附中每年有四五十名学生,最终被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国外高校录取。而在五年前,该校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还只有零星的十来人,且多由公派或校际合作的模式成行。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复旦附中、格致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出国留学比例已逼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陈之问等准备出国的学生,听说学校的国际部打算在近两年开办国际文凭课程(IB),曾想报读,但遭婉拒。
吴小新校长无奈地说:“像我们这样搞精英教育的学校,早就提出学生需要差异化培养。教育改革的本质也就是让课程能适应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能选择课程。但是,IB的一套课程,就因为历史课本对朝鲜战争的解读角度问题,公立学校一直没有获批使用。我们也只能把尖子学生往外推。”
“人才流失越来越低龄化”
“以前,国外的学校来我们学校招生,我们都是看在面子上,给他们两个尖子,帮他们拉拉生源。但现在人才流失越来越低龄化。”吴小新说。
陈之问坦言:“父母从小学开始就希望自己能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陈之问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分别从事材料和机电方面的研究。
上海实验中学剑桥教育中心主任章良接触到一半以上的低龄留学生,都身处中产家庭,父母多是外企高管、国有事业单位领导、公务员。“很多父母本身就在国外取得了硕士、博士文凭,他们从自身的留学经验出发,希望更早把孩子送出国,更早融入国外的教育体系。而并不是谋求将来的经济回报。”
弃考留学生的跨地域流动也蔚然成风,目前上海的留学培训学校中,约有一半为外地生源。“这固然有外地高考压力更大的原因,但是国外优势的教育资源才是吸引力的根本。”章良说。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