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两位文弱的女生,在2008年到2009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联合主席期间,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把这个拥有700多名成员的学校第二大学生社团运行得有声有色,并在2009年底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学生领导奖和威廉·斯图尔特最佳学生社团两项大奖。
贾晓婷用“多事之秋”来形容她和高璐的“执政期”,“我们2008年5月上任,没过几天就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海外学子为受灾同胞出一份力。”她们紧急安排,在震后第二天就开始校内募捐,紧接着又联合波士顿的华人团体举办了一次大型赈灾义演,总共募集到15万美元善款,这笔钱很快被寄往中国红十字会。
组织完灾后捐款,高璐和贾晓婷着手准备北京奥运会的宣传。从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到8月16日,是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奥林匹克周”,在这期间,该组织每天都举办不同的庆祝活动,包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奥运知识有奖竞赛等。她们还在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了教学观摩活动,投沙包、掷飞盘、跆拳道、太极拳等体育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随后是迎接新生入学、中秋大型游船活动、波士顿8校联合春节晚会……活动一项接着一项,高璐和贾晓婷在这些活动的准备中经历了一次次不眠之夜。“和国内的学生工作不同,国外的学生工作完全是从草根开始,活动构想、资金申请计划书、发动志愿者、各方面沟通协调、落实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要详细规划、亲历亲为。除了对个人能力有很高要求之外,更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因为活动的成功并不会对奖学金、就业等实际利益有促进作用。”高璐这样说道。
尽管辛苦,两人都觉得非常值得:“这是异常精彩的一年,也是成长飞快的一年,我的性格更加自信勇敢。在工作中结识的许多真诚善良的好朋友,也是我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弘扬中华文化
海外学子肩挑重任
麻省理工学院材料与工程系的唐爽在2009年多了一个新的头衔--“复兴论坛”国外执行长。在国内,说起复兴论坛,大家都不会陌生。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现在复兴论坛在国外也有,“弘扬中华文化,汲取世界精华”等口号也开始在国外被人熟知。
“在国外办复兴论坛,一方面可以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国外介绍中国、展示中国。”23岁的唐爽说起在国外办复兴论坛的意义,头头是道。
复兴论坛在国外创建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唐爽回忆起自己刚刚接手这个“新生儿”时的情景,笑言当时简直是“一筹莫展”:“成立之初,机构和运行机制都不健全。怎么开始,从何开始,资金如何规划,我脑子里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但值得庆幸的是,唐爽得到了很多人的指点和帮助,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曾主办过“上海论坛”的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李志青等人都先后给了他很多建议,使上任伊始的唐爽受到了莫大鼓励。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北京大学留学预科,22留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