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墨尔本已经两周了,前天去的RMIT注册,回来休息了两天,却有不少的思绪萦绕在脑海里,每天晚上留给自己的,到不是想家的那一份情感,却是自己独自闯荡在外的一种不安。
记得从03年的7月份,就开始有了出国的念头,算算,在这一年半里,自己确实经受了不少的坎坷路,但是,总会有人不厌其繁的给你解答任何出国路上你不明了的问题,在这里还是要谢谢Victor.(仅以此文告诉大家出国留学的路途很多,不要盲目的选择,还有留学网的OZ Victor确实是个很有经验,乐于助人的好人呀!嘿嘿)
03年,我就已经开始在网上寻找关于RMIT大学的种种信息,不管哪方面的评价都给我的思想留下坚定和动摇。因为自己的母校,XX省实验中学要和RMIT联合办学,RMIT在国内的第一个预科班,呵呵,也许这个消息直到至今还鲜为人知。在那个时候,无意间在网上认识了OZ,那时侯网上关于RMIT的评价很多,而OZ却可以很客观的给我介绍RMIT大学,无论从就业率,留学生总数,学习环境,还有在墨尔本的地位,更使我坚定去那个预科班的信念,而后来这个预科班失败的原因也正如VICTOR所说,第一届,最好别去,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摆在那里,后来他又耐心地帮我去RMIT INTERNATIONAL问了MARK,说不得知此事,但我还是选择了去那个预科班,那时我高二,也许是向往国外的留学生活,给自己增加一份体验,也许,是逃避国内的高三生活。
在预科班读了4个月的语言强化,IELTS考了6分,却突然传来预科班办不下去的消息,因为那个预科班一共16个人,学校以资金不足,招聘不起RMIT老师为由要解散这个预科班,把我们都送到武汉科技大学的那个“有名”的TAFE。宣传的很完美的RMIT在国内的第一个预科班在持续了4个月之久的时间终于解散了,呵呵。大家讨论一翻之后,第二天就回家收拾行囊,第三天奔赴武汉。。。这期间的辛酸,谁会知道。不过就在这四个月,我从Victor和留学网那里得到了无数的澳大利亚大学的信息,而他也总会有问必答的告诉你每一个问题,而且都是很有价值,很精准的回答,这一点不假。3月末,到武汉,一熬又是9个月,04年的12月底,我终于穿着毕业服装,拿着毕业证离开了武汉,离开了这个办了10年的, WUST-RMIT International School.
chriskeke
想参与相关问题讨论,请访问TIGTAG论坛或者点击这里直接进入
任何网络或传统媒体(包括内容合作伙伴)如需转载本文,必须征得本站及原作者同意.
本文章关键词:一年,年半,半的,的国,国内,内“,“留,留澳,澳”,”体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