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3日,经过三个多月的不平凡的生活,现在我又坐在电脑前平静的写我的回忆历程,去年的12月8日,我在街上逛街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北京中介的电话,我的中介代理小姐一开始就支支吾吾对我说,使馆的最终决定下来了,但是不太好…一听这话我心里立马凉了,只记得站在店面的橱窗前面,看着玻璃里自己的倒影,怎么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我实在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我失魂落魄的跑回家,打开拒签信,疯狂的寻找拒签的理由,几个鲜红的大字跳入我的眼里---NONGENUINE DOCUMENTS.竟然说我材料有假,我只记得我当时身不由己的大叫出来:“不可能!”因为我确实没有提供任何的假材料,整个一个夏天,我妈妈和我顶着烈日在各个工商局所和一切有关的单位奔波,为的就是拿到完全真实的证明材料,现在却被签证官认定是假材料…顿时,愤怒、委屈、不解、疑惑一股脑的涌上我的心头,怎么可能是假的…
我跟着就跟我的签证官先生去了一封信,措辞有礼有节的向他询问我的哪些材料引起了他的怀疑,那天晚上,我一夜失眠,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我的信箱,签证官给我回了信,却很简单的写到:“Non-genuine business licenses& work income”我一开这个理由,顿时的火冒三丈,怎么可能,说我妈的营业执照有假,我差点气晕过去。但短暂的冷静之后,我给我的中介代理小姐打了电话,和她进行了交流,她提醒我:“你去工商局查查看,是不是他们在接受使馆电话调查的时候说错了话?”当时说实话,我并没有完全听进去,因为工商局是不可能乱说话的,因为我们当初去开证明时我们都提供了工商执照原件,是经过审核的,而且他们局所都有存档,没有理由说错话的,而且当我们打电话去联系工商局所时,我们当初的联系人都说没有接到到使馆的调查。这使我的调查又陷入了无边的黑洞里,我彻底的失去了线索并且面临无边的压力。因为中介小姐告诉我,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么换另外一个国家;要么彻底放弃;要么提供新的材料证明自己的一签材料完全真实,被怀疑有假完全是由误会引起的。我感到非常的沮丧,因为我不愿意去另外的国家,因为国家是我选的,学校也是我选的,专业是我的热爱的,我怎么舍得,我这两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我也不愿意选择第二条路,为什么?因为我的自尊,因为我的诚信,我是以“提供假材料”为由被拒签的,也就意味着我的“诚信度”受到了质疑,我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冲创,我可能会因为这个理由背一辈子黑锅,就算这次我放弃了,但如果以后我再因为其他的原因要去澳大利亚,也会因为这个“污点”而变的让我在澳洲政府面前“低声下气”。所以我只有走第三条路,我当时想到的就只有要为自己“洗脱冤情”,虽说很悲壮,但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我一定要查出原因,我一定要再申请,这次不为圆留学梦,最起码要为自己讨的公道。但我当时已经没有了线索,而且时间也很紧迫,离我的开学日期仅有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如果不抓紧时间,那就又要耽误半年的时间,而且马上就是西方的圣诞了,跟着后面又是元旦、中国农历春节。我实在不忍心想下去,抑制住复杂的心情,想着只有向我的签证官要线索了,于是我又些了一封信给签证官,一方面把我的心情诉说给他听,一方面向他询问到底哪些材料引起了他的怀疑。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我基本没有合眼,到第三天,我愤怒了,为什么不给我回信!我不能再等下去了,我又给签证官发了一封信,催促他告知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我发了另外一封信到了澳大利亚堪培拉移民局总部进行投诉,要求重审我的申请,理由是签证官的拒签理由根本站不住脚。第二天,我终于收到了签证官的信,道明了我“望眼欲穿”的真实原因…
中签证官明确提到了,在打电话到工商局调查时,被调查人说店面不属于我母亲所有,而且属于另一个人。所以签证官怀疑这个店根本就不属于我母亲,而老板另有其人。我看的是一头雾水,但总还欣慰,因为我的中介代理小姐明确的告诉我:由于我的不懈努力,签证官可以这么详细的道明拒签的原因,在她看来还是十分的不简单的。但这个线索还是不明确,因为并没有说明调查了谁,问了什么问题,怎么回答的,为什么会说这个店不是我母亲的等等。于是我拿着这来之不易的“线索”,在各个工商局所之间穿梭,希望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到底是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我问到最后一个工商分局的办公室主任的时候,他告诉我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是工商总局的*科长打来的,好象提到了使馆调查的事情,并且询问了我母亲的执照事宜。我浑身一激灵,心里直打鼓,难道我们担心的事发生了…使馆调查很可能不直接拨打你留给他们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因为他们也很清楚中国人的“疏通”能力,所以他们调查很可能通过拨打当地的114查号台,查到当地真实电话号码而直接拨打过去询问,这一招非常狠,真假李逵无所遁形。但也没有理由,因为我的材料全是真实,怎么问也不会有假啊。但我一下也没有耽搁,马上带着所有的证明材料奔赴市工商总局,找到了那位科长,终于明了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因为我母亲的经营状况十分复杂,经营了十四年,换了四个地址,牵涉到三个工商分局或分所,我们当时的证明都是各个分局或分所开立的,虽然全是真实的,但工商总局怎么会知道这回事,而且工商总局也没有备案材料,全市成千上万家的个体经营户材料,也都保管在各个分局分所,如果总局要查实,也需要和分局所取得联系后才可以。而那位科长在接到使馆电话的那一天,还十分认真负责的说道他要查实后再答复,于是他经过一天的调查,第二天答复了使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以前也接受过其他的调查,深知这个调查十分的关键,于是他不敢贸然答复,而等他确实弄清了这个执照流程的时候,他自己却做了个小聪明,因为我妈的店已经转让,他认为转让的事实可能对我不利,他还以为那个受让人是我的资助人,所以干脆说店一直归那个“受让人”所有,并没有转让事实存在。他这一说不要紧,一下把我从头凉到了脚,我差点都哭出来。因为这个转让事实就是关键所在,我所提供的资金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于转让店面所得的转让费,而且经他这么一说,我非但没有了这个“转让费”,而且这个店从来就没有属于过我母亲,于是全部落空,真材料全部沦为了“假”材料。
终于查到了错误所在,我是又激动又伤心又气愤,但没有办法,人家也是“为我好”,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在查到了原因,赶快想补救办法吧。经过我和中介代理的商量,我们请那位科长写了一份“澄清声明”,并拿到了市工商总局的证明材料,证明这个店确实以前属于我母亲,并且已经转让。拿到了这两份关键材料,我第二天就马不停蹄的亲自送往北京中介,一方面为了赶时间,另一方面我也想亲自跟我的代理进行沟通和解释。
我的中介十分理解我的心情,而且因为我当面解释,事情原委很快变的清晰明朗,只用了两天的时间,我的材料就飞了往了大洋彼岸,我掐指一算,从我拿到一签拒签信到我的二签开档(这期间所有的材料必须重新开立,因为一签材料被怀疑有假所以全部被澳洲移民局扣住了)从头到尾用了我12天的时间(12月8日-12月20日),这之间刨去周末两天,刨去去北京在路上用了一天,刨去快递到澳洲用了三天,实际我母亲和我以及我的中介仅用了5天左右的时间查明了复杂的真相并收集了全部的证明材料并翻译好递到了澳洲。我实在难以想象那五天是怎么过来的,我母亲和我从收到拒签信的那一刻起,到我去北京之前,几乎没有合眼,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就连梦里也在想是什么原因或者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我到现在也不敢再回想…
这次电话调查,我栽了个“最冤”的大跟头,这是我办理留学过程中最大的坎坷,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教训:
1、 可能被调查的时间:如果你的PVA(签证预评估)在开学前四个月之内下来,那么你提交COE(Confirmation of Enrolment)后的一个月是非常有可能被调查的!我就是11月1日提交的COE,11月30被调查的。TIGTAG网上的大部分朋友也大致是这个时间。但如果你的开学日期在四个月之外,也就是说,根据澳洲的移民法规定,一般在开学四个月前是不会发准签的,因为按照人家的想法,过早的给你准签入境,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全的因素”,因为你到了澳洲会“无所事事”,所以如果PVA下来后离开学日期尚早,那调查的时间还可能滞后,具体什么时间就比较难推断了,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建议大家上TIGTAG网,社区讨论版上一般都会有签证进程贴,大部分人办理澳洲留学的都在“留学澳洲”版上留贴,进入你的调查期后,你应该关注FN(FILE NUMBER)的进程,比如你是84567号,那么如果你看到在你之前的84***号被调查了,那你就要注意了。所以,为了保证调查的万无一失,我建议还是按照正常的审理期申请,也就是说,在开学的前三个月到四个月递交申请材料,这样一切都基本在把握之中,我的一签就是完全这个规律,开档后一个月左右拿到PVA,PVA后一个月左右接受调查,之后拿到结果。
2、 对被调查对象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自己的材料是完全真实就放松了警惕,事实上,我前面也提到并不是你没有提供假材料就不会被认为是假的,因为这完全是靠签证官的主观判断,他就跟法官一样,澳大利亚移民法赋予了签证官至高无尚的权利,他的判断基本就是终审判决,想“翻案”除非你由非常非常非常充分的理由证明是签证官确实错了,否则别想。因此对于进入调查期的自己的案子要十分的注意,除了要把你已经找到的联系人进行再次的沟通,因为他们很可能对你的事情忘的差不多了,或者搞不清楚了,或者干脆联系电话也换过了,你还一无所知,那就比较麻烦了。
3、 自己如果有理就要据理力争。虽然说签证官有终决权,但也不是绝对的,我记得在TIGTAG上有一个案子翻的十分漂亮,就是一个女孩,她因为资金不够被拒,最后发现是由于签证官在计算上发生错误,她据理力争,发传真到移民局总部投诉,要求翻案,最终她收到了处理决定:Case is reopened. An error was made.她翻案成功。另外给我一个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男生,他二签都是由于“假材料”被拒,三签却成功了,他的遭遇和我颇为类似,但又不尽相同,类似的是他所提交的材料和我提交的材料一样,都是全部真实的,而被签证官认为有假;不同的是他是因为中介的不负责任导致材料本身出现漏洞,而我是因为调查出了问题。但不管如何,他三签成功的经历极大的鼓舞了我,他说道:只要你的材料是真实的,你就应该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后引用新东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怎样避免“假材料”拒签?这里我就不提那些确实是因为自己提供了假材料被拒的解决方法,我只针对那些真材料可能会被误认成为“假材料”的避免方法。
1、 选好中介,有一个国家批准的留学中介名录,网上可以查到;
2、 自己了解签证的过程并全程参与材料的准备,对自己的材料做到“了如指掌”,不能指望全部交给中介就了事;
3、 在一些可能引起误会的材料上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能盖章的一定要盖章,所有的证明材料一定要用所属单位的“抬头纸”打印或书写;
4、 随时注意邮箱和电话,不要对签证官的要求推搪或敷衍,如果签证官要求你提供某某材料的原件或者什么原版合同,应该在他所要求的时间之内提交给他,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拖一会没关系,或者提交什么别的材料,如果不能及时提交,一定要向签证官说明情况,申请延长时间,一般都是可以的,否则如果因为你没能及时提供原件,你提交的“复印件”就会被认定为假材料;
5、 注意你留下的联系电话或这联系人的状态,如果你的证明材料中联系人可能被调动了其他工作职位,或者联系电话更换了,你必须要及时的和签证官取得联系,向他说明情况,如果因为电话打不通或者联系人找不到而被怀疑有假被拒,那就太冤了。
因为“假材料”被拒签了我们该怎么办?
1、 首先要冷静。通过我的拒签经历我感觉到,签证官的“假材料”拒签决定不是随便下的,他肯定是有充足的理由才会认定你提交的是假材料的,所以你应该首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要侥幸认为是签证官搞错了或者老糊涂了等等,都是不现实的。
2、 要摆正自己和签证官之间的心理位置。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签证官代表的是澳洲政府,我们在与他们的交流总应该非常的有理有节,不能耍着自己的小性子乱说一气,每年被拒的人成千上万,他们大都会给签证官去信,但签证官会不会回那就要看他的脾气了,他也是人,如果你好生跟他交流,他会理解你的,但如果你恶语相向,如果换了是你每天忙的晕头转向的看到这个信你会怎么想?除非你一辈子不想去澳大利亚了,否则对自己都是不利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己的权利,我们是付了签证费的,他们可以拒我们,但是我们也有权利申请被告知拒签的具体理由,这就看你的文笔怎么样了。
3、 找准突破口,据理力争。力图在与签证官的简短交流中分析出拒签的具体原因,也就是说在两三封信中就找到原因,不要指望坐在家里,签证官会把什么都告诉你,签证官是澳洲的公务员,他们是直接对澳洲政府负责的,是的,你可以向他们的上级投诉,但你要清楚,只要签证官可以对他的上级有个交代就可以了,他根本没有义务告诉你被拒签的具体详细原因,如果每个人他都说的话,那他就不要工作了。在TIGTAG上的一篇帖子上我看到了一个因“假材料”被拒的申请人委托他在澳洲的朋友(已入籍)向澳洲移民事务局申请查询拒签原因,根据他的描述“收到的回复的资料相当的详细,有申请的全套资料复印件,并有使馆在处理这单CASE时3页纸之多的记录,该记录有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使馆人员在处理每个环节步骤的记录,包括时间和使馆工作人员姓名以及处理内容,谁何时打了电话,谁做了拒签的初步决定,谁做了最终决定等等很详细的资料。”由此可见,签证官在做每一个CASE的时候都是十分的认真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拒签你,但很有可能是误会,所以如果你能找到突破口并且据理力争,你就能最终成功。而只有你找到了这个“误会”,并且加以澄清和解释,并且提供详实的证明材料,才有可能在第二次递签时“翻案”,所以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否则你绝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找到这个“误会点”,“假材料”被拒虽说再签成功也有,但并不是很多。如果二签又被拒了,三签能过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本文章关键词:飞越,越梦,梦想,想太,太平,平洋,洋-,-我,我的,的拒,拒签,签经,经历,历及,及教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