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即利用音乐能对人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自觉地运用音乐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音乐治疗。利用音乐能对人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自觉地运用音乐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音乐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并有助于治疗某些疾病。这在中国的《乐记》、印度的《乐舞论》、欧洲的《圣经》、毕达哥拉斯的一些著述以及埃及等国的有关音乐著作中都有记载。后来的中外医术也常提到音乐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音乐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现代音乐疗法逐渐兴起,到了70年代,逐步得到实际运用。目前音乐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障碍、心身和大脑障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病态癖好等疾病。此外,它也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辅助手段。
音乐治疗主要有感受式和主动式两种。听音乐是感受式疗法的重点。它能在病人心理上产生自我调整的作用,或让病人去领悟因接触音乐而产生的各种反应等。主动式疗法是让病人参与音乐活动,即让病人同治疗者一起在音乐伴奏下演唱或即兴表演,或演奏各种乐器,或边唱边奏。这时,治疗人员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来激发病人的才智,或使病人与周围人建立正常关系,帮助病人恢复某些遭受损害的机能。
从事现代音乐治疗活动要求治疗人员受过音乐和音乐治疗的专业教育及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和医学等学科的教育。从70年代起,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先后开设了四年制的音乐治疗专业。此外,各地也先后出现了一些有关的协会、团体,它们组织学术活动,出版专著和刊物。80年代,中国也有一些医院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但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得到广泛认识和深入研究。
二、音乐治疗学的形成
1890年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系统而理论的对音乐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之后。
1944年和194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先后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来训练专业音乐治疗师。1950年,美国率先成立了音乐疗法协会(NAMT)标志着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此诞生了。
在此之后,音乐治疗学发展到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儿童的音乐治疗、精神病的音乐治疗、心理和行为障碍的音乐治疗、老年病的音乐治疗、生理疾病的音乐治疗、残障儿童的音乐治疗等等。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45个国家150所大学开设了音乐治疗教育专业。
三、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
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治疗专家
此后,部分医疗机构实验性的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于一些心理,生理的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北京回龙观医院在八十年代就已将音乐治疗应用于临床。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也在精神病人的音乐治疗方面不断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专业,从此我国正式开始培养音乐治疗方面的专业人才。
1989年中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在此之后许多音乐学,心理学,医学专家都自发的参与到音乐治疗的学术研究之中来,学会成为了联系国内音乐治疗工作者的纽带,促进了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批留美的音乐治疗学专家回国任教将许多国外的先进的音乐治疗方法带回了中国,逐步缩短了中国与世界音乐治疗学发展的距离。
四、澳洲的音乐治疗硕士部分学校介绍
澳洲,作为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音乐治疗专业也因此而产生,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涉及学科广泛、应用领域庞杂、流派思想丰富,因此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定义标准。这是因为音乐治疗学毕竟是比较年轻的学科,还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治疗师,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医疗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各国专家开展音乐治疗的领域及治疗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不一致的定义。简单的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使人达到健康目的。
本文章关键词:澳洲留学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