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在很多大学里,一个研究人员的一天都可以在早晨8点开始,而所不同的是,在什么时候结束,以什么样的心情结束?
八点半,从家里吃了早饭出发,一路兴冲冲地想着一个必须写下来的计划,甚至想好了,下午要找谁谈这个计划,晚上给人打给电话,说说自己的想法。
九点钟,站到了办公室,来不及喘口气,迅速地开机。在等电脑开启的时候,去泡了一杯咖啡或者英国茶,等水开的时候,你不耐烦地在厨房走了几步,回来坐下输入你的用户名,密码也正确,没有忽略大小写。喝了第一口茶,窗外的风似乎也比来的路上小了很多。
嗯,路上的那个想法。
当屏幕亮起来的时候,随手点击了浏览器。这一天就这样被毁了。当点开的是浏览器,不是WORD文档,也不是一份PDF文件。这一天就这样被无情地早早地判决了下场。
点开了浏览器,不管Explore,还是Chrome,现在是九点十三分,不小心看到了一条新闻,对着屏幕吃吃地笑,看到了屏幕左侧的有条链接,随手一点,进入了另一个网站,不好看。返回,这条新闻看过了,嗯,输入Google,随便打个什么词,对,上次那个博客叫什么?不管,随便敲一个单词看看。敲错了,哦,Google给了一个纠正的词,这个词什么意思?
点开看看,哇赛,这是什么玩意,理解两分钟,不明白,无语。继续无语五分钟了,算了,还是回来找那个博客。干脆重新看一个窗口。于是眼睛扫了一下右下角的时间,哦,9:23。还行吧,到了9:30就不看了。
新窗口,新搜索,找到了那个博客啦。一晚上不见,居然有了七条评论,现在是9:37,算了看完这些评论就好了。看完某人评论,不解,好玩,开始傻笑,笑着笑着,眼角又扫了一下右下角,哦,不行了,十点差两分了。
好,开始干活,拿出自己的智慧天分来。电话响了,说了七八分钟,茶喝得太多了,吹着口哨去趟洗手间。回来时候十点十六分。有点困了,嗯,先找找那个文献,好像我在路上想起一个什么东西来。点开文件夹,文件夹。也许放在电子邮件里了。
OK,先查查私人邮箱,从gmail开始,这个容量大,常常当作网络硬盘用。怎么有这么多新邮件,挨个看看,一封,两封,三封,更多很多,点开,还有附件。
现在是10:48。怎么这么快时间,对,那个要找的文献呢?怎么10:52啦,53,56,算了马上11点了。找到了。
门口有人走动了,好像是去tea break。烦人,怎么刚上班就休息,哎,英国人懒啊。遐想了几分钟,哦,11:14了。反正休息,稍微轻松一下,看一下新闻。算了算了,干活吧,再次犹豫了一回。现在是11:29了。
下午是不是有会要开?查查Outlook,靠,幸亏看了。两点的,谁主持,说什么的,在哪里,了解了。快五十了,天,哦,那篇文献呢?开会,我要准备什么吗?文献呢?开会说什么,文献,开会,文献,算了,打印出来看吧。
终于,文献打出了,时间是12:07,又去了趟洗手间,这次比较久,在里面想了很久,就差读完一份报纸,回来时候刚好十二点半。
显然下午的时间,就不用说了,吃完午饭,两点钟的会,开完回来三点多,已经听到了回家的脚步声了。很快,就可以带着早上那个没来得及写下来的计划回家,继续加班了。
在办公室生活中,有一种陷阱,我们很少注意。它的名字叫时间。挖这个坑,往往是自己。很多时候,当你眼睁睁地看到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一点点过去,却无力挣脱的时候,你已经被这个时间的流沙陷阱给套住了。
你此时的愉悦,就好像听到的塞壬(Siren)女妖的歌声,却不知道被引向地狱方向。那里有阎王一样的老板、无数的deadline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你,那些堆积成山的文献是给你煎熬的内心添火助燃。
逃脱很简单:切断电源,拿出纸和笔,把那个想法给写下来,不要等文档文献了,回到最原始的写字状态。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