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媒体产业发达,每年都有许多学子来这里攻读相关专业。除了来英国就读的同学之外,还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观访问。
最近,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新闻硕士专业财经新闻方向的同学们就来到伦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
这20多名同学也来到本台中文部参观,我借机找到其中的两位—戴思思和陈兵帅聊了起来。
收获
这两位同学原籍都是中国大陆的浙江省,据他们介绍,学校安排去一些机构参观,有伦敦金融城,也包括BBC电视制作中心、《金融时报》等媒体;自由活动的时候大家就选择去伦敦市中心的文化历史景点参观。
那么,这些天来的参观访问有什么收获、与在香港学到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么?
戴思思告诉我,自己就读的财经新闻方向学习的内容既包括中国/香港的新闻特点,那些新闻机构在报道方式和机构的监管方面与英国有很大的不同。
她还说,他们同时也学习国际新闻的课程,这就经常需要访问BBC的网站、远距离地接触,真的到了BBC,让一个内部工作人员介绍BBC的历史沿革和新闻的制作,是非常好的近距离接触。
陈兵帅最大的感受是,在参观BBC时有一个互动的环节,使他对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有了实际的体会。他本人还在活动中赢得了一个杯子,所以非常高兴。
应用
在香港学习西方的新闻理念,将来如果留在华语文化圈从事媒体工作,能否应用得到呢?
戴思思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她本人非常看好中文媒体,因为市场非常的广阔,很多西方媒体都希望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她觉得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中国的机会很多,但是眼下是无法把西方的价值观带入中国的。
尽管如此,作为85后的一代,思思有信心可以慢慢把自己学到的好东西应用到工作中,但不是在某一个时间点全部发挥出来。
陈兵帅坦言,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和新闻理念对他最大的帮助是思维层面上的锻炼,因为之前接受的都是东方式的教育,现在接触到的西方价值观给他一种比较和选择,并不代表会被所谓的‘洗脑’。
帮助
来英国考察学习,回去之后能否起到帮助作用呢?
戴思思说,自己曾经去美国访问,以为那里就代表了西方的文化和历史,来到伦敦之后推翻了这个观点。
她表示,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西方发源地是伦敦,来到这里才亲眼看到西方文化的中心就在这儿。
思思解释,美国的现状比较好,经济因素比较重要,但是它并不能显示出整个西方文化的底蕴。
她以前比较崇尚自己的东方文化背景,因为中国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到了这边才发现,西方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陈兵帅也觉得,伦敦特别有文化底蕴。虽然他现在还没来得及深刻体会这次访问能有多大的帮助,但是至少给了他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
这两位同学都非常推崇伦敦的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很多高楼林立的中国城市可以借鉴的地方。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