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当海归,按常规要么到企业高薪应聘当主管,要么整个白领干干,也不枉在异国他乡的10年寒窗。但沈锟留英获双硕士文凭,执意回到故乡,开办养殖场。
一个名叫沈锟的“西安娃”,偏要逆水行舟开顶风船,家里花费370万元人民币供他在英国留学,9年后他获得两个硕士文凭。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放弃留在英国的机会,执意回到故乡,没有按他所学的专业去择业,却选择了到农村租地开办养殖场,自己喂鸡然后到农贸市场摆地摊、到酒店推销产品跑市场。
和当年北大才子卖肉一样,留英双料硕士回家养鸡,同样引起人们的争议。沈锟的行为不但让他的同学朋友难以理解,就连他的家人对他的选择也有分歧。那么,他不同世俗的选择是因为观念冲突,生活所迫,还是另有原因?3月2日,记者对沈锟、他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及养殖场所在村的干部进行深入采访,终于揭开了事实真相。
留英海归的“第一印象”
身着一件普通的西服外套,没有系领带,留着一边倒的头式,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说话语速较快,待人坦率诚恳——这就是留英海归29岁的西安娃沈锟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由于他在西万路八元村的办公地正在基建,他在长安南路中段一家具厂的临时办公室显得非常简陋,房子没有供暖,春暖乍寒的天气,屋内有些寒冷。
沈锟的工作是一边等待办公楼的建成,一边开着车向西安各大酒店推销他的养殖场生产的产品“贵妃鸡”,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他耿耿于怀。春节前,雁翔路一商户向他们订货,说好每只鸡2斤重,可送到商户家时,只有1.7斤左右,货物全部退回。把沈锟气得将养殖场的负责人狠狠训了一顿,然后他自己开车将两只2斤重的鸡亲自送到商户家中,不收分文,以获得对方的谅解。沈锟以此事开谈,说明观念不同,对待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不同,表示他从英国留学回国养鸡之所以引起世人关注,是因为两国的就业理念不同,并非他做出了什么惊人之举。
在距他办公室不远的院墙拐角,记者看到围墙圈着的临时鸡舍,里边放养着十多只贵妃鸡,外表看上去与其它鸡种并无什么区别,却不知这来自英国的在当地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特种珍禽,使沈锟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回国养鸡源于英国留学的蹉跎岁月
“我父亲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母亲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当年他们送我出国时,寄予厚望,没想到我却选择了不被世人理解的养鸡行业,他们有他们的看法,而我有我的想法。”2000年,当时只有18岁的沈锟高中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英国留学,先上了一年的预科,然后考到英国阿斯顿大学学制药专业,读完四年获得硕士学位。沈锟说,由于他是独生子,又是第一次出国,临走时妈妈不忍心送他,由爸爸陪他到北京送他上飞机。飞机起飞的一瞬间,他感到一下失重了,好像大树被连根拔起,从此天涯孤旅。到英国后,他特别想家,却舍不得打电话。每分钟话费80便士,相当人民币12元。他只能把思乡之苦放在心中,将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慢慢的适应了环境。
沈锟第一学历所学的是制药专业,是父母让他学的,他本人并不喜欢。所以毕业后,他又自作主张报考了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专业,经过四年的苦读,获得了软件工程硕士。在英国留学期间,他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平均30多万人民币,2008年他妻子到英国陪读,每年费用上涨到50多万元。在英国他租住的是学校的公寓,租金每月15镑。因吃不惯食堂,只能自己做饭。他经常到超市购买家禽、鲜蛋和肉食品。沈锟对英国有机食品的产品原产地生产、食品安全生产溯源制很感兴趣,特别是一种名叫“贵妃鸡”的鸡种,外表并不出色却比其它鸡卖高几倍的价钱,他由此萌发了养鸡的念头。同时,他在英国看国际新闻时,发现我国农业养殖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准备回国后尝试一番。
在英国的留学岁月中,沈锟并非呆在象牙塔中的“书虫”,每逢节假日,他到麦当劳干清洁工,在饭馆送过“外卖”,后期还和妻子一道卖过香辣虾、香辣蟹,每天凌晨4点起床到农贸市场进货,经妻子加工后,天亮时摆摊零售,贴补家用,减轻父母的负担。在英国,他还亲眼目睹了人蛇生活的窘迫和打黑工的艰难,对回家乡创业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他所遇到的困难还是令他感叹——
在乡下办鸡场遭蚊虫叮咬
2009年3月,28岁的沈锟带着妻儿和回国创业的梦想,回到了阔别9年的西安老家。按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要找一份工作并不难,而且必须选择对口的职业,比如当制药师或者从事软件开发工程。按沈锟的个人条件和家人的期待,这已是最低界限了,但没想到他却投入到特种养殖业的市场考察上,先在网上查找贵妃鸡的喂养知识和销售市场,然后到杭州、广州、福州、重庆、武汉、成都等地,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考察,他发现从英国原种引进繁殖的贵妃鸡、野山鸡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非常受欢迎,一只鸡的售价比家养的鸡高几倍,而且供不应求,但在西北地区很少有人圈养,陕西尚无一家贵妃鸡养殖场,他决定填补这项空白。回到陕西后,他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把鸡苗分给农户圈养,再用市场价收回销售)到陕西泾阳县桥底镇沟而上村成立了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租地300亩,用10亩地做养殖场,其它地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苹果用来喂鸡,不加任何添加剂,纯天然喂养。而他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自己在英国打工的积蓄,向亲戚朋友的借款等方式筹集。
对于沈锟的选择,在家庭会议上他的父亲强烈反对,后在他母亲的劝说下,他父亲才勉强同意。2009年8月,沈锟从重庆引进3000只小鸡,亲自喂养,由于经验不足,最终成活的只有1000多只。随后又引进3000只小鸡,聘请当地畜牧业专家管理,才挽回了损失,走上正轨。当时正值盛夏,沈锟在养殖场上班,吃饭住宿在村民家中,当地农村每天吃两顿饭的生活习惯,令他无法适应。而白天在养殖场他要忍受跳蚤的骚扰,晚上忍受蚊虫的叮咬。有一次,他的一条腿被跳蚤咬了十几个疙瘩,痒痛难忍,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回家后,他母亲金祖荣看着儿子被蚊虫叮咬的疤痕,为儿子坚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所感动,又为他在乡下遭受的苦难而心疼。
本文章关键词:英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 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