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留学热潮一次次的被掀起,留学英国的人数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着,中国留学生在世界留学市场上都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为什么英国这样的吸引留学生的关注呐?英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很好的武器,再个就是英国人整体的素质很高,比如说英国的慈善机构,我们中国和他们比起来差别最大的慈善活动的范围不够广,主要是缺乏组织有序的机构
记得刚到英国的时候,就被闹市里背着个小红桶向过往行人乞讨的人搞糊涂了。难道发达国家连乞丐都穿得这么体面?后来才注意到,这些小红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会”等组织的名字。而这些在寒风中奔走在闹市乞讨的是为慈善机构募捐的义工(VOLUNTEER)。后来,慢慢对英国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总总的慈善商店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二手商品,都是民众无偿捐赠的旧货,价格相当便宜,卖得的款项作为慈善基金由相应的基金会管理,并发给需要救助的人。
虽然作为穷留学生,身上没什么钱,也许是受这里的气氛感染,路过小红桶的时候,也会把口袋里的零钱捐出。平时不穿的衣物,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捐给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经营主要靠义工来完成,商店玻璃上经常会贴着寻求义工和捐赠广告。我经常看到穿着裙子丝袜、抹着口红的传统英国老太太们在店里不停地忙这忙那,尽管她们步履缓慢。慈善商店是一举两得,既让不富裕的人低价买到合适商品,卖的钱还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的公司法老师曾经开玩笑说,当年他毕业时去应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装还是从慈善商店6磅钱买到的。还有一位教国际税法的老师,同时在事务所兼职,可以说收入颇丰,在我们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突然穿着一身小丑装,鼻子上挂个小红球,端着讲义给我们上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纷纷拿出手机给老师拍照,老师也十分合作地摆出各种POSE.笑完之后,老师端出一白色纸盒,捐钱!原来,那天是搞笑救济日--RED NOSE DAY,英国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老师满面笑意地说,下午他还要去见客户,就准备穿着这身衣服去,应该会有大笔收获!原来,不是老师特立独行,在“红鼻日”里,全英国红鼻子满天飞,用这种“不正经”的方式做“正儿八经”的募捐,创意还真不一般,捐款纪录年年创新高。
学期结束,我自己也加入了义工的行列。在英国的市民咨询委员会CITIZEN ADVICE BUREAU当助理。这是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给市民免费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雇佣关系、移民等。咨询员也都是义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师,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每周拨出几小时义务为民众解答问题,有时还会作为他们的代理,为他们争取该得的权益。每天来咨询的民众络绎不绝。咨询的问题都有记录并加以统计,以作为反映社会问题。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对民众提供的信息绝对保密。在国内本科期间,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质与市民咨询委员会相似。但区别在于,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围不够广,发起的人数有限,运作也缺乏资金的支持。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慈善活动的范围不够广,主要是缺乏组织有序的机构。大家都在讨论五一怎么过。如果有各种慈善活动可参加,我相信许多人愿意过一个为社会做点奉献的长假。英国的慈善基金会很值得借鉴。其次,国家的扶持与鼓励很重要,比如说,规定捐款可免去相应数额的所得税。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说明和相应的监督机制,人们就不至于怀疑自己捐款的去处,会鼓励更多的人放心地“献出爱心”。
本文章关键词:英国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