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yuwo
IVEY商学院的教学楼被阳光拥抱着。灰色的城堡式建筑散发着沧桑的味道。在学校的教室里,初春的温柔的阳光,穿过米色的百页窗,落在我的手上。手指偶尔从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抬起。我的目光也随着抬起,望一下窗外清澈的蓝天和天空下灰色的树。
来到加拿大已有两年了。我是来加移民中的幸运儿。在踏上加拿大土地的二十天后,就开始了在这里最好的商学院读书的日子。而现在,二十天后,我就要离开这里,转迁多伦多。开始将要在那里的工作。回首在IVEY的日日夜夜,我的心里百感交集。
一、来到加拿大
1999年7月15日,当我所乘的飞机在多伦多上空盘旋降落时,地面上无尽的灯海向我的眼前扑来。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看到地面上有这么多无边无际的灯火。我拉着坐在我身边的先生的手,我问他,我们就要融进这个城市,我们会是其中的哪一盏灯火呢!兴奋,好奇,焦虑一起涌上心头,而更多的是迷惘,不知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我想这是每一个新来的中国移民的真实心态。
到欧美读MBA是我多年的夙愿。选择来加拿大读MBA实在是一举几得。首先是免去了申请签证的痛苦过程。我的一位老友曾连续三年被美国优秀MBA学校录取,却连连惨遭拒签。每逢提起,她都不堪回首。第二,在加拿大读书,学费便宜。第三,在读书的同时,兼坐”移民监”。毕业后,只需要一年,就可稳拿公民。
IVEY的排名无疑是我选择她的主要原因。IVEY在加拿大商界是排名第一的老牌商学院。她始建于1921年,位多伦多东南的伦敦市,是该市西安大略大学的一部分,IVEY完全按照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模式,百分百采取案例教学。我们在学校期间,共研究了四百多个案例。内容涵盖了公司经营的每个方面,包括市场决策,宏观决策,融资战略,财务会计,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IVEY出版的案例是除哈佛以外第二个在北美被广泛采用的案例。在英国金融时报1999年及2000年的全球商学院排名中,IVEY名列第19名。是前二十名中唯一的加拿大商学院。
二、来到伦敦市 初建家居
1999年7月20日,在离开多伦多两个小时后,我们搭乘的汽车离开了401高速路,驶入了伦敦市。这个清凉安静的小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荒芜偏僻的。没有北京的林立的高楼,只有茂密的绿树掩映的小屋;没有多伦多的摩天大厦,只有零星的孤单的公寓楼。唯有涓涓的太唔士河和水里成群的喧闹的野鸭给小城添一点人气。后来我才知道夏天是伦敦一年中最安静的时间。八九月份回校的学生将会让这个城市变得生气勃勃。
和刚来的新移民一样,没有汽车,没有工作记录,没有社会信用,没有银行户头,没有驾驶执照,没有社会保险号,也没有医疗保险。而这些却是生活在加拿大所必需的。我的身上唯有的只是一本中国护照,一张移民纸,和几十张百元美钞。而这些在我们进入这个国家后,就变得毫无用处。
尽管万事开头难,但当生活从零点开始时,每向前进一步,都是一分意外的惊喜。比如说,当在超市里终于明白,那个身上没刺,个头很大的原来就是黄瓜;当在酷日下徒步几小时找房子,突然感受冰冻可乐透心凉的过人妙处;当骑着簇新的自行车,在上下起伏的居民区里寻找家具时,发现两个轮子确实比两条腿省力而且走的远;当用三块钱买到洋人老妈留下的硕大台灯,一块钱买到四个美仑美奂的玻璃酒杯时的窃喜;当卷起硬地板上的被褥,开心的想象着刚搬进的床垫的舒适和柔软;还有当在新居里第一次吃到白菜猪肉饺子,手赶面条,大米饭和京酱肉丝的狂喜……………。。
在孤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和亲人时,生活给人感觉是冰冷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当他在伦敦市中心热闹的十字路口驻立时,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让他感到孤单;旁边咖啡馆里金发碧眼的人们的谈笑,只让他感到别人的欢笑与自己无关。在那一刻,他突然感到自己像是一颗无端被抛出的石子,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里,到这里要做什么,怎么做……。
在举目无亲时,朋友是我的亲人。要是没有二年级RICHARD的帮助,我是没有办法找到朋友的。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小熊家吃饭,听小熊用那口上海味浓厚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他的超级迷你电饭锅;还有第一次去图书馆,碰到NATHAN操着正宗北京话,热情的在伦敦地图上给我们指点迷津……。我感到我在伦敦的生活,因为有着越来越多的朋友,而慢慢温暖起来。
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我们终于在加拿大伦敦市快乐地安家了。
四.第一个月1999年9月4日,我在IVEY开始了读MBA的第一天.
早晨八点,我急急地钻进我的教室,坐在早已安排好的座位上.这是一个阶梯式的环形教室,淡淡的藕荷色的墙壁和谐地衬托着深色的藕荷色的CHAIR.教室中央的墙上有9块可移动的白板,白板顶上还有可以自动降下的幻灯幕布.白板前的仪器操作台,有各样的控制按钮,可以播放录像,电脑幻灯片,控制所有的灯光.教授们可以瞬间把教室变成小型电影院.
66位MBA的新同学神色庄重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每位同学的面前的桌子上,都插放着自己的名牌.为了方便教授们为同学参与课堂讨论的程度打分,同学们每节课都必须放好名牌.这块黑底白字的塑料牌,将会陪着我走过未来的20个月.
IVEY的课程设置100%沿袭HARVARD.这渊源于IVEY在1921年建校时的全面移植HARVARD的教学法的构想.所以IVEY也和HARVARD一样,不设FINANCE, MIS,或ACCOUNTING的专向,而全部集中于GENERAL MANAGEMENT. MBA课程共两年.每年两个学期. MBA的第二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略有侧重地选修课程.而MBA的第一年里,所有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不能自由选课. FINANCE, ACCOUNTING, OPERATION, MACRO ECONOMIES, MARKETING, STRATEGY, INFORMATION SYSTEM.这些课将为二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功课的强度和难度非常大,是整个MBA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日子.而第一个月却被称作是难中最难,苦中最苦的阶段.
这难和苦对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而言则会更苦.原因有三:
一是语言困难.尽管所有中国同学都通过面试,被证明有很好的听说能力,但还是很难一下子跟上快节奏的课堂讨论.有时可以听清教授的讲话,却对同学的发言不知所云.而有时可以清楚地听清每一个字,却又因为文化不同,而不能理解.
二是功课强度大. IVEY为培养未来经理人对压力的适应力,刻意在第一个月中安排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的课程量.除了每天上午八点到下午一点的三节案例讨论课,下午还要和学习小组讨论第二天课上的案例,晚上则要读完第二天小组讨论的另外三个案例和所有的补充材料.来读MBA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六七年.在离开学校这末多年后,又重回教室,面对这末大的工作量,确实极具挑战性.而中国同学因为阅读速度慢,又增加了更大的工作量.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钟,确实是家常便饭.由于吃饭时间缩短,睡眠严重不足,大部分同学都会迅速从红光满面变得面色发青.
三是教学法不适应. IVEY的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课堂讨论.教授从不给一个最后的正确答案,教授的任务只是利用学生丰富的工作阅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思维方式.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每个的学生的成绩有40%到50%决定于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数量.如何在80分钟课上从其他65个从不服输的同学们竞争,抢到发言的机会,对于从没有过举手发言的中国同学来说,极具挑战性.
在伦敦深秋的灿烂红叶里,我在IVEY的第一个月在混天黑地中飞失而过.多亏有二年级中国同学的指点迷津,我慢慢摸到门路,懂得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如何鼓励自己举手发言,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和学习小组成员协调讨论.走在依然翠绿的山坡上,我望着坡上的古堡式的钟楼,心里十分的怅然.似乎这一个月中,我除了在马不停蹄的读案例,没有很实在的收获. IVEY到底能教给什么呢?
五、暑期工作1999年12月10日,MBA的第一学期终于结束了。我依然不能回答我在IVEY收获了什么的问题。可是暑期找工已经热闹的开始了。
有人说,读MBA的过程就是找工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找暑假的实习工作(SUMMER INTERN)。每年的五月到八月,学校不安排课程,学生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到公司里实习工作或是在家渡假。如果没有特别情况,MBA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在暑假里找到心仪的工作,好好表现,争取尽早拿到PERMENANT OFFER。但是由于暑期的工作机会有限,到校招聘的公司数量有限,竞争十分激烈。
此时的伦敦已是漫天飞雪,白雪皑皑。我站在积雪的公寓阳台上,看外面雪花飞舞,心里却只有焦虑和迷茫。面对陌生的加拿大市场,我似乎有点手足无措。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找工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招聘信息,还可以帮我们增加接近招聘公司的机会。本地学生似乎有遍布加拿大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父母,兄妹的朋友。可对于只身来到加拿大不到一年的我来说,只有眼前漆黑一片的感觉。尽管学校的CAREER MANAGEMENT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找工培训,但洋人的办法是否适合中国学生呢?这时候,二年级的中国同学再次伸出援助的手。他们召开经验交流会,热
本文章关键词:在加,加拿,拿大,大I,IV,VE,EY,Y商,商学,学院,院读,读M,MB,BA,A的,的日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