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 |
中国 |
加拿大 |
1.教育体系 |
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不发达(且定位为贵族学校). 实行全民义务教育, 但农村有相当高的失学率 |
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另外还有私立和教会学校. 实行义务教育, 就学率高 |
2.培养目标 |
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际上主要看学生成绩排名和升学率 |
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 因才施教, 着重学生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
3.教育经费 |
各级地方政府拨款, 教育经费常常没有保证, 有的拖欠教师工资 |
教育经费基本充足, 学校设备往往是第一流的
|
4.高等教育 |
入学率低, 在高教改革后主要依靠家庭支付教育费用 |
相当高的入学率, 依靠家庭支援, 或者可以完全靠教育贷款 |
5.特殊教育 |
正常人教育和弱智﹑残疾人教育分开 |
正常人和弱智﹑残疾人教育往往融合在一起, 政府提供上门教育辅导 |
6.入学考试 |
通常会有升级(小学升初中, 初中升高中, 高中升大学)和入学考试 |
进校没有如何入学考试, 小学很少留级, 没有会考制度 |
7.入学选校 |
大多数通过考试选择学校, 或者通过变通方式进入名牌学校 |
一般情况中小学是就近入学, 要转学就要迁家, 迁家通常要转学 |
8.学生编班 |
一般按相同年龄编班, 同一个班中使用同一教材 |
在小学时可能3个年级溷合编班, 不同学生使用不同教材
|
9.学习节奏 |
有的从幼儿园开始选择好学校, 一直到上大学都是紧张的学习 |
仅仅在高中的11﹑12级是重要的, 11级以前学习非常轻松 |
10.父母期望 |
家长往往责怪小孩的班级排名太后, 各个望子成龙 |
对子女个性爱好﹑职业的选择相对尊重, 不会强加干预 |
11.学习方式 |
教材作业偏难﹑偏深, 作业逼着学生冥思苦想出来
填鸭式﹑死记硬背﹑老师给出标准答桉,学生异议受批评
使用标准教材﹑标准答桉﹑标准进度 |
3-4个人一组团队学习, 互相讨论, 答桉共用, 同学帮助不是抄繫 鼓励学习有新想法和原创性, 那怕是不成熟﹑幼稚﹑童贞的东西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 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查资料, 其研究报告就是作业 |
12.家庭作业 |
从小学到高中, 家庭作业负担过重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对象. |
小学1-3年级没有家庭作业, 其他年级也很轻, 学生课外为玩为主 |
13.社会活动 |
偶尔有学工﹑社区活动 |
有各种社会活动课程, 如企业实习﹑社区服务﹑义工等 |
14.与家长联系 |
每个学期开家长大会1-2次, 家长与教师没有面谈机会, 有时也只是问问学习成绩情况 |
学校一般每月给家庭一份简报, 每年教师与家长个别见面2-3次, 讨论学生全面发展情况, 学校举办各种活动邀请家长参加 |
15.文化认同 |
对学生的阶层背景对学生的影响和成长还没有充分认识 |
设立专门的多元文化工作员, 处理学生在多族裔环境遇到的问题 |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