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各国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突出的教学强项:如德国长于机械、英国长于商科、北欧诸国长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法国的优势教育学科是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电信工程、交通工程、生化技术和建筑与艺术类学科;近20年来,法国的商科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十几所欧洲著名的高等商学院,如hec、insead、edhec、reimsms、escrouen、esctoulouse等。
《世界报》通讯员1月份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école centrale de Pékin)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之际,对中国输入法国工程师培训模式取得的初步成绩作了总结。文章强调,法国培养工程师较中国更加完整和开放。法国工程师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紧密结合并且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再加上根据项目展开教学,因此深受中国重视和欢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个金色大厅隆重举行,75名学生个个非常激动。23岁的林Linda 已经受雇于道达尔集团。她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因此难以想象六年前她还对法语一无所知。Linda透露“法国的工程师培养体系非常出名,这就是我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原因。”“而且我们的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处在两国之间,未来的机会很多。”
Linda2005年就读这个以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为蓝本的学院学习:一年法语语言强化学习,两年预科,接下来三年的工程师课程。学生的就业率与法国的差不多。40多名毕业生已经在中国的法国公司或者中国公司找到了长期工作,20多人准备读研究生,因为中国招聘大量的研究员和教师。其余的学生还在犹豫或者尚未找到工作。
精英工程师培养计划
这些学生选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是因为想在中国、法国或是其他国际集团工作,因为这些企业热衷于招聘了解双重文化的员工。这些学生梦想着能够进入斯伦贝谢公司、PSA集团、圣戈班或是威立雅工作。26岁的小曹对“法国高铁和亚丽安娜火箭传播的法国科技和工业文化”着迷,其他有的同学钟情法国的浪漫情调和儒勒·凡尔纳的文章。
两位中国部长和法国持续发展部长马里亚尼出席了毕业典礼。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长苗圩称法国模式“给我们很多启发。”准备“创建创新”的中国去年决定将60所大学的工程师培养体制更加全面化,建立“精英工程师培养计划”。
苗圩部长指出:“中国教育体制大量使用模仿,并不适于创新。”因此中国政府决定朝向法中混合模式发展,培养更好的工程师。如今,中国学生在高考之后的学习专业性很强,不久他们将拥有更加广泛的选择范围。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副校长德勒分析说,“理科的这种通科教育体制会让中国培养出适应性更强、在企业当中更加作出成绩的人才。他们有能力掌握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完整的科学。”
中国看重法国的模式
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就“明白了”“不可能在不改革教育的情况下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体制的改变”。
当时,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法国名牌大学的教育系统令中国人产生兴趣,因为发明了古老科举制度的中国人对于这种体制似曾相识。
法国通科名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紧密结合并且强调实习的重要性,根据项目或者分组进行教学,比上大课更有吸引力。除了北京中法工程师学院之外,法中联合培养学生的学校近几年在中国纷纷涌现,已经签署了大约500多份大学合作协议。巴黎高等矿业学院和国立路桥学院创立了双学位和双硕士。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那样,贡比埃涅、特鲁瓦和贝尔弗科学大学2005年建立了一所大学,选址于上海大学,目前共有在校生800人。
2007年9月,集合法国国家民航学院等三所院校的一家航空学院在天津揭幕。9月份还签署协议,在中山大学创立一所中法核能学院,主要由南特矿业学院和巴黎国立高等化工学院提供教学。这所学院准备按照法国模式每年培养100到150名中国核工程师,以满足中国工业界以及民用核能领域法国合作企业不断增强的需求。
道达尔集团总裁伊萨尔认为,“驻华法国企业拥有中国高管十分重要。”法国总统萨科齐高等教育顾问贝洛克十分关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发展。他断言“这些工程师将有助于两国在工业和经济领域的交流”。
对老师高度尊敬
法国的教师在中国教学被迫适应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杜拉克透露,“中国的习题比较呆板,以记忆为基础。我们问学生为什么的时候会令他们感到不解。他们想的是怎样做。他们无法理解为为什么法国的考试每年都在变。他们对老师非常尊敬,然而我们更希望他们傲慢一些。不过,经过6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比较开放了。”
在中国一切都非常讲礼节。里昂中央理工学院教授莱内解释道。“比如在中国预科班上,我们不能象在法国那样说某个学生很没用,”“我开始注意起这个问题,尽量避免言语伤害学生。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今后成为出色的人才。”在他看来,目前中国采纳的模式混合性还不够,无法长久,无法吸引中国教师。
“一切都在不断地重新谈判”
问题确实如此,因为中国输入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尝试尚不稳固。尽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供校舍,法国6年来一直负责投资这个项目的一半资金即一千两百万欧元,里昂、里尔、巴黎、南特和马赛这五个城市的中央理工大学每年派出150名教师到北京教学。
法国政府负责资助3个老师岗位,12家法国企业每家每年出资4万欧元,但是有5家已经离开了这个体系。
中国方面限定了学费的标准,因此需要寻求其他成本较低的替代方式,并且逐渐聘用中国教师。
中国政府不久前同意承担预备班教师的工资,并且有两家中国公司加入法国赞助公司行列。不过,参加输出行动的法国工程师学校均十分支持这个行动,因为对于法国学校的品牌来说,广告的效应是巨大的。
对老师高度尊敬
法国的教师在中国教学被迫适应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杜拉克透露,“中国的习题比较呆板,以记忆为基础。我们问学生为什么的时候会令他们感到不解。他们想的是怎样做。他们无法理解为为什么法国的考试每年都在变。他们对老师非常尊敬,然而我们更希望他们傲慢一些。不过,经过6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比较开放了。”
在中国一切都非常讲礼节。里昂中央理工学院教授莱内解释道。“比如在中国预科班上,我们不能象在法国那样说某个学生很没用,”“我开始注意起这个问题,尽量避免言语伤害学生。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今后成为出色的人才。”在他看来,目前中国采纳的模式混合性还不够,无法长久,无法吸引中国教师。
“一切都在不断地重新谈判”
问题确实如此,因为中国输入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尝试尚不稳固。尽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供校舍,法国6年来一直负责投资这个项目的一半资金即一千两百万欧元,里昂、里尔、巴黎、南特和马赛这五个城市的中央理工大学每年派出150名教师到北京教学。
法国政府负责资助3个老师岗位,12家法国企业每家每年出资4万欧元,但是有5家已经离开了这个体系。
中国方面限定了学费的标准,因此需要寻求其他成本较低的替代方式,并且逐渐聘用中国教师。
中国政府不久前同意承担预备班教师的工资,并且有两家中国公司加入法国赞助公司行列。不过,参加输出行动的法国工程师学校均十分支持这个行动,因为对于法国学校的品牌来说,广告的效应是巨大的。
本文章关键词:法国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