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15年,中关村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中关村人才特区基本建成;创新创业高度活跃;产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前列;创新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在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中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0年,中关村园区拥有企业超过2万家,总收入约为1.5万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关村创业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海归人才超过1.5万名,占全国近1/4,活跃在中关村、由海归人才创办的企业达3000多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关村园区先后设立了29个留学生创业园。据统计,出国的留学生和回国的海归中有2/3和中关村联系密切。
在中央启动“千人计划”、北京市出台“海聚工程”之后,中关村启动了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大力吸引和聚集产业领军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有 29名中关村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人才27名,占全国总数的17.6%,位居全国第一。69名中关村人才被认定为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的78.4%。
截至2010年6月,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50家,IPO融资额1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24家中关村企业中,半数是海归人才创办的。中关村海归人才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累计超过50亿元,并吸引了数百亿元的境内外资金。
本文章关键词:北京大学留学预科,22留学,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美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22留学预科,人民大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