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的经历颇有“被留学”的色彩:从小学习上最怕英语,却在初中毕业后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亚留学;艰难地通过了语言关,上了当地高中,却经常逃课,收到学校警告信的母亲只得去陪读。小冯的母亲最后意识到,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留学,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帮他们选择升学方式。
哪些人适合留学?
“类似于小冯这样的案例,在国内不止一次出现过,而且每年都出现。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是足以引起打算出国留学的孩子及其家长的重视。专家表示,小冯的遭遇,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她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那些有经济条件却不适合留学人群的特征。“首先是在国内不爱学习,基本上没有出国的意愿,对于留学毫无心理和学习准备;其次是外语基础不好,难以通过语言考试,在国外连基本的交际困难;再次,不能适应国外学校的宽松环境,自理、自制和自学能力比较差。”
以上内在的、外在的原因导致了她最终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未能继续在当地攻读大学,没有达到父母送她到国外留学的目的。幸运的是,她在国内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专家认为:“反过来,好学且有一定语言基础、自制力好、自理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等要素都是出国留学人所必需的。从性格上讲,通常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和环境。”
父母该起什么作用?
留学专家说,在整个留学前期及后期过程中,父母主要是起引导作用,要帮助孩子对前往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同时给孩子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教导,这样,孩子在国外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自抱自弃,放弃学业。家长要根据经济能力,合理选择国家和学校,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专业,而不是一味跟风去选择专业。另外,家长必须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在教育部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为孩子办理留学手续,这样一旦孩子遇到困难,这些中介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帮助。如果做好了以上工作,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留学风险。
打探各国低龄留学生政策
许多家长提早规划孩子教育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小留学生加入出国留学的行列。各个国家对于低龄学生留学的政策要求并不相同,家长和学生选择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的国家和留学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