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我来到日本,到现在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将近9年,有过在厨房里洗碗、酒店里端盘子、情人旅馆里打扫房间等打工经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作为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报纸)的“奖学生”所从事的一段送报生涯。
一天只睡4个小时
我们报店的一天是从凌晨2点30分左右开始的。印刷好的报纸由专门的运送卡车送到店里,每天早上大家轮流值班来接报纸。这恐怕是最讨厌的工作之一,因为你必须比平时早起床一个小时左右。你想“奖学生”们晚上11点才睡觉,早上3点多“爬”起来已够累的了,再提前一个小时,简直就是还没合眼又该起床了。
其他的“奖学生”到店以后,将头一天准备好的广告夹在每一份报纸的中间。广告纸的数量每天的出入很大,星期日到星期四,平均一天大约有10几种。但到了星期五、星期六要有三四十种,有时甚至五六十种。所以说,每天的报纸好送不好送除去天气的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广告纸的数量。
一年之中1月1日早上的广告最多,再加上报社出的新年特别的追加版面,至少也要有200页左右,与其说是送报纸,倒不如说送杂志。
练就一身骑车“好功夫”
我所在的店,长年来只允许使用自行车送报,一般情况下,报纸一车是装不完的,大多是送完一车以后,回到店里再装一次,有时甚至需要途中回店两次。
店里一车装报纸装得最多的学生,他装好的车被人叫作“危险的塔”,如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尝试一下自行车前筐里装上重几十公斤、高一米多的东西后,骑上时的滋味儿。几乎每个人在刚开始送报时,都有过几次把装满报纸的自行车给弄倒的经验,如拐弯儿时拐的角度太小,因为车太重而失去平衡。如果遇上刮大风,掉在地上的报纸和广告会被吹得满街飞,这时候我们就得拼命地追,颇有点像电影《百万英镑》里的那个场面。
报纸订户难伺候
曾有朋友问我:“你们送报时是不是像美国电影里演的那样,很潇洒地一甩手,把报纸扔在人家院子里面。”当然不是这样的,全世界最难伺候的,恐怕就是日本人。
订我们的朝刊和夕刊(晚报)的话,一个月需要3925日元,虽不是很贵,但很多客人摆的架子要比“上帝”还大,偶尔比平时晚送到20分钟,就把电话打到店里,上来就是破口大骂;同样,假如把报纸没有完全塞入信箱,有一部分露在外边,或者是把报纸放入信箱时没注意掉在客人院子里,都有可能遭遇“上帝”的批评。
最怕遇上大雪天
从季节来讲,3、4、5月份是送报的“黄金时期”,天气不冷不热,雨水又少。进入6月便是梅雨季,下雨天时,为了不让雨将报纸淋湿,报纸装上车后,外面用大的塑料袋给套上,送的时候,一份一份地从里面拿出来。如客人要求的话还得再套上小塑料袋,投入客人的信箱。
到了冬天,虽然早上冷,但送上二三十家以后,身体渐渐变暖,倒也没什么,可是整个冬季最怕的就是遇上大雪。装着几十公斤报纸的自行车在积雪中是很难骑得动的。
大多是走着送。在下大雪的时候,恐怕最有浪漫情趣的奖学生的脑子里也不会浮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美丽的诗句。大家有的只是烦躁和“恐怖”。
这可能也是每个送报的人最想辞掉这个工作的时候吧!
送报生活单调而实在
做一个新闻“奖学生”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使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完成学业。因此每一个奖学生对这份工作的感情也是复杂的。特别是当你拿到毕业证离开报店的那一天,你会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白地付出。送报再熟练也要一户一户地送,而人生之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也许单调,却很实在。(蒙蒙 孙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