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可是在喜气洋洋的年里我过得很不踏实。我该怎么办?说坚持、努力,继续在那里读下去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没有学费和生活费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不转学吧,转到日本其他一个大城市,虽然生活费、学费高点儿,可是大城市应该有工可打!比如京都、大阪。这是惟一能解决学费的办法了。好几个同学都转了学,离开了别府,虽然代价很高,也只能如此。这些情况我都没有跟父母讲。回来后,面对他们的仔细询问,我只说打工基本上可以维持学费和生活费。看着他们放心的样子,我很是欣慰。他们为我已经操够了心,不能再让他们为我着急了。于是,元宵节的第二天,吃过妈妈包的饺子,辞别了父母,我义无反顾地回到别府。
由于放假,我退了学校的住房,这时只好在同学不大的房间里打地铺。通过朋友,我联系上离东京不远的茨城,流通经济大学,那里的宫本课长同意我插班学习,学费每年84万日元,这还是除掉了减免部分。我听了心里一沉:比我现在的学费要高出一倍之多!(我在别府的大学有二等奖学金,学费是35万—40万)再加上报名费、考试费、来回路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茨城打工的机会也不是很多的话(我从几个日本同学那里得知,茨城的情况也不乐观),到那里上学对我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那样不但没有改变,处境反而更加恶劣了。
该不该转?可是问谁啊?没有人可以商量,只有自己问自己。我每天都在犹豫。在犹豫不定的日子里,吃不下睡不着,很不好过。我想起阿野老先生的话:“在别府生活的主要部分,房费和伙食费,比起大城市来要便宜得多,学费也少于大城市的大学。这样你会省掉很多费用。这是在别府上学优越于其他大城市的地方。”正是阿野的鼓励,我才没有转学。就是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有一些过去从来没有发现的品质,比如说吃苦、耐劳、坚毅、固执还有功利。功利说到底就是自私,这是环境所迫,很多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这期间我一直都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在别府寻找工作。在日本,吃到苦的自费学生,都不叫苦。吃不到苦的,那才叫苦那。所以,做好吃苦准备的人,要承受比吃苦还要苦的苦---吃不到苦!呵呵,都快成绕口令了。那段日子,我几乎时时刻刻、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别府的大街小巷。
又是一天的白跑,无功而返。回来的路上突然下了大雨,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不多,我没带雨伞,滂沱大雨中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冷清清地,我一人疾步走在寂寞的长街上。我想起了爸爸妈妈,还有家里松软的沙发,晚饭中热气腾腾的汤汤水水,我自己的一张小小的书桌和那盏橘黄色的小台灯,甚至想起了永远干净、清爽的衣衫….我委屈极了,终于忍不住在大街上号啕大哭起来,反正大街上也没有什么人,索性哭他个痛快。我真想划破这冷酷的黑夜,在孤独中留下令人惊悸的闪电,我真想逃出这黑沉沉的压抑,活得有一点自尊。
呵呵,哭过之后心情好多了。天无绝人之路,我是永远都不会放弃的!
我想起京都的那个水产店。日本那个老板从坚决不要外国人到接收我,后来又给我加了工时和时给,一直到我离开时她的恋恋不舍,最后结账,她还多给我好几千日元的工资,说是奖励。 我想起叶子,京都那个安静乖巧的日本女孩儿。她默默凝望、顾盼流转,深情的眼神至今历历在目。是啊,我的确漏听了太多的心灵语言。为此,我一直满怀歉意。我真的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个懦弱的人。
还有水产店那个70岁的老头儿,因为我在水产店的出现使他免除了日晒雨淋的送货工作,得以坐在店里剖鱼,所以他更是感激我。我离开的那天,老头儿送我一个沉甸甸的巨大的寿司,包装十分精美。我和西安的那个学生(他接了我的班)以及他的朋友四个人饱餐一顿,才吃掉了一半,剩下的放到冰箱里,留给他们第二天吃。 原来,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善良的。京都的经历给了我信心。坚持就是胜利!我给自己打气。
根据招工杂志,我面试了当地一家工厂,时给算是比较高的,850日元。同时面试的有不少中国学生,其中就有别府大学的,我还和一个学生认了老乡。但我很快发现,工厂的时间要求十分严格,一分钟也不能迟到,而我的很多课时与打工时间相冲突,我又不想旷课,这份工作很可能是没有指望了。
期间,听说别府大学的一个中国学生,因为在超市偷东西被校方遣返回国。这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说实话,当时大家都很理解、同情这个学生的所作所为,包括我,因为他没钱,还得吃饭活下去,在超市偷东西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这样做也太给中国学生丢脸了!太不值得了。事后他一定很后悔,我想,没准儿得后悔一辈子。一失足成千古恨!仅此引以为戒吧。
我决定放弃那家工厂。凭着招工杂志,我又找到一家中等规模的中华料理店,老板是个日本小老头儿。我给他出示了我国劳动部门颁发的三级厨师证。这是我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等签证时,抽时间在一个厨师学校不辞劳苦学习了三个月拿到的,为了练刀工还切了手。呵呵,同学们都说我的“硬件”很多,还包括一个二级日语证书。
老头儿翻看着我的厨师证,竟然咧嘴笑了:“像你这样拿着中国厨师证的留学生到我这里来找工作的,你还是第一个!不错啊,小伙子,我要了!”他还夸我写的字,说我写得比别人都漂亮。咳,我那烂字,拿出来都让人脸红。也就是日本人吧,看中国人写的汉字都比他们日本人写得强。 他说:“开始啊,时给不算高,750,中午管一餐饭,因为你现在只是一般的打杂,今后你要能上灶炒菜,根据情况我会考虑,再给你加工资。努力吧!”
第二天凌晨,天还不亮,我就开始打工了。我很勤快,十分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工作。打杂并不轻快,凡是重活、脏活都是我的。也就仗着年轻,身体好,有时累得都说不出话了,睡一觉,第二天就又可以搬搬扛扛的了。反正开始只是打杂,我这二把刀,呵呵,能不能上灶炒菜就再说了。
后来,茨城的宫本课长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去茨城,因为还有入学考试,让我早一点去,不要耽误了。 我犹豫了一下,说:“对不起了,宫本先生,给你添麻烦了。我,考虑了很久,不想去了。” 我给他讲了学费的事情,还有打工,茨城也是个小城市....等等。他很理解。毕竟现在已经有了好的转机,而我对别府又比较熟悉了,不想从新开始。
接着,我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这样上学、打工就都方便了,终于结束了赶不上末班车就只好在车站过夜的历史。有一次又没有赶上末班车,想起第二天还要上课,我就咬牙叫了一辆出租,奢侈了一次,结果,那天打工的所得就都给了出租车司机。蹲在车站活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想象着有床睡觉的幸福,一夜无眠,第二天还要上课,那日子几乎不是人过的。蹲车站也是我最想家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看到我这样,一定会很难过的。有时候也想叶子,她还在那个水产店吗?有机会真的很想去看看她。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特别朋友,很温暖,尤其是孤独的时候。
从那时我就明白了,这人世上的痛苦远远不止“饥、寒”二字。其实,只要能说出来的,都不能算是苦难。妈妈给我的信中写道:“你还记得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里那只老狐狸吗?小狐狸刚刚长大就被赶出了家门,让它自己觅食,小狐狸饿得逃回了家却又被老狐狸赶走,直至它可以自己独立生存。你还说,妈妈就是那只恶狠狠的老狐狸。不错,残酷,可是伟大啊。妈妈这只老狐狸告诉孩子:年轻的时候‘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整个人生就是这六个字,是不是也很简单啊?生活中,对儿子的祝福、思念、牵挂几乎构成了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是的,我们中国的父母,说白了,几乎都是为他们的孩子而活着的。我这样说希望你不要有什么精神负担,因为你现在还体会不到,当我老太龙钟、步履蹒跚之时,你带着你自己的儿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这封信我一直保留着,作为激励自己奋斗的动力。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