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日本 > 日本申请经验

生活在别处6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7

  附:我为什么来日本学习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我谈不出什么高水平的话来,但我也是学过历史的,知道什么是《中日北京专条》、《马关条约》、袁世凯对日的“二十一条”密约,以及使日军打开侵入华北门户的《塘沽协定》和后来的《南京大屠杀》。中国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子子孙孙都应该知道,甚至应该是刻骨铭心。

  可现在是21世纪了,我们中国人的子孙后代还不至于像慈禧太后那样拒绝一切科学先进的东西。很多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应该是给予肯定的。在我们历史上,到过日本的名人也很多啊,孙中山、李大钊、彭湃、廖承志、鲁迅、郭沫若、夏衍等等。

  具体到我,我觉得来日本虽然累、苦,但是却多了份海外经历,体验到了很多平凡过日子的人所体验不到的辛苦。如果我在国内大学毕业了再找份工作也可以,不愁吃不愁穿的,还有父母照顾,可人生这样就很没意思,总觉得是白活了,这辈子不折腾一下,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就很不甘心。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还没有真正开始生活就已经看到了自己这一生的结局,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人说:一个人在30岁之前最不应该在乎的就是漂泊。在艰难的抉择之后,我上了两年大学后最终选择了一条留学路,无论将来是什么样的结果都不后悔!

  其实,像我这样2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从小就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现在想起来还是深有体会的。记得小时候我看的儿童电视剧、画册几乎都是日本制作的。比如:《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机器猫》、《桃太郎的故事》、《七龙珠》等等,等等。就是现在,我国内的家里还保留着很多我国翻版的日本画册。我对日本的榻榻米、和服以及各种庙宇从来就不陌生。从小我就想,有这么动人的故事和美丽图画的日本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是不是也是很多人最终选择了日本留学的原因呢?

  我一直觉得,中日两国人民由于互不理解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到今天这种互不理解还依然明显的存在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绪。我外公就是一名老兵,88岁了,早年到过抗大学习,他身上布满了枪伤疤痕,是抗日的老八路了,但依然支持我到日本学习。他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合作则互利,对立则两伤。我不仅亲身经历过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经历过的苦难,也多少知道一点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们不是吃了两颗美国的原子弹吗?几十万日本老百姓死于一旦啊!”

  他还说:“中国和日本应该和平共处,互助合作,这不是哪一方面的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和地理条件制约的必然。日本政府要老实地承认过去历史的事实,与中国诚实地交往,不忘历史是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为了建筑和平的未来,为了不让憎恨永远持续下去。”我一直牢记外公说的这些话。

  我们对日本的民族性格,对日本人的既谦恭又自大,既性急又从容,一方面可以争分夺秒地拼命工作,一方面又花大块时间慢吞吞玩茶道、下围棋的这种矛盾心态究竟知道多少呢?凡事都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啊!

  我遇到过一些和蔼可亲、严谨认真的日本人,他们在谈及中国时往往是赞扬,赞扬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钦佩中国的古文明,对待中国人则往往是彬彬有礼,热情有加的。但是深一步交谈我却发现,礼貌仅仅是他们做人的风格,很多礼貌的人,内心却是骄傲的。而且这种轻视藏在内心,无关学识,无论长幼,仿佛是一种流行的常识。所以,太敏感了不好,正像有人说的,有些压力和沉重是自己给的。即使受到轻视,也不必生气,还是先同情一下那位自大之人吧,为了他狭隘的心胸和短浅的见识,而且,随着中国的强大这种轻视中国人的现象会改变的。

  我很欣赏这句话:“如果没有人跟你谈感情,就不要同他谈感情,如果人家要跟你竞争,你也不要胆怯。仇恨不会消失,也不必消失,真正该消失的是那种太过感情化的外交和政策!”其实每天忙忙碌碌的,也没时间支着脑袋做哲学式的思索,学习、生活中还有许多要应对的事情,所以,我们学生应该平静地面对种种质疑,坦然放低心态,为了自己心中的人生目标默默奋斗,即使生活简单、艰苦也无所谓。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不富裕的中国留学生不复杂的想法。

  说说我自己,我来日本这是第四个年头了,还有大半年拿满学分就可以胜利毕业了,兢兢业业打工、挣钱、上学,很少旷课,算是个好学生了。我也是靠打工学习的,父母在国内都是工薪阶层,不能完全供我上学,只能给我一个启动资金,也就是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接下来就看我自己的本事了。一天、两天能忍耐,一个月、两个月能坚持,三年、四年可就不是体验生活那么简单了。没有一定明确的信念,学业是不容易坚持下去的,为此我都没敢交女朋友。

李宁


上一篇: 生活在别处5
下一篇:对于想留学日本的朋友们的建议!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指南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