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怎样面对考试焦虑问题

随着期末的来临,考试、作业、论文,接踵而至。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会感到压力大,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焦虑,有的人会失眠、食欲下降,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不如平时了,复习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有的同学可能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我是不是得了“考试焦虑”?我还能完成考试吗?
认识“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表现
焦虑紧张是广泛存在的正常现象,是人体面对威胁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能够提高人们应对威胁的能力。所以在考试周期间,面对考试这一重要的应激事件,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表现,通常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躯体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口干、面色苍白、出汗、手脚发凉、尿频尿急等症状。
•情绪表现:紧张、担心、焦虑,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出现恐惧心理、严重焦虑发作时会有濒死感。
•认知表现:过分重视考试的结果,担心自己能否通过考试,是否会失败,总想过去的失败经验,容易想到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的灵活性受到损害。
•行为表现:(1)拖延:考试前不主动复习,能拖则拖;(2)逃避:考试来临,无故不参加考试;(3)运动不安:常在焦虑严重的学生中出现,表现为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异常的,轻度的焦虑、紧张可以改善个体的功能水平,是多数同学能够应对或承受的;只有严重的焦虑才会产生抑制效应,对身体有害。
2、考试焦虑的原因
第一类:担心考试结果不好
•会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如父母;
•担心GPA受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前途,如出国保研找工作等;
•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考不好别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没用;
•家长可能会对我们的成绩有过多要求,导致我们过于为结果而紧张;
•自己无法接受自己可能会失败的事实。
应对策略——寻找焦虑和压力源
•试着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这么焦虑。
•试着想想让我们焦虑的原因是否合理
第二类:因焦虑而焦虑
•认为焦虑情绪百害而无一利,担心自己会焦虑;
•一旦感到焦虑情绪时,就会为它的存在而焦虑,最后越来越焦虑。
应对策略——看到焦虑的积极意义
•知道应考时有一定的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多数人都会有;
•很多研究证明,适度的紧张能够提高考生的兴奋度。这种焦虑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只有当这种焦虑情绪超过了一定范围,才可能影响到学习以及正常的临场发挥。
•学习如何带着这种焦虑来应对考试
3、焦虑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过低的考试焦虑,会给大学生带来异常表现。考试焦虑过低说明不在乎考试,考试不能对其产生压力,没有压力也就不可能有动力,往往在临考前表现为紧张不起来,不重视考试,不做考试前准备,考试时不认真,随意性较大,这样对于取得好成绩是不利的。另外,过高的考试焦虑,它会阻碍考试甚至无法进行考试,如重度焦虑。重度焦虑的大学生考试时容易怯场,手发抖,脑海里一片空白,这些人由于过于紧张,往往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而难以考出实际水平来。
对待考试焦虑我们要辩证地来看,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且有益于超水平发挥,保持轻度考试焦虑,能促进和提高考试成绩。不少研究表明,个体在轻度紧张,焦虑情绪下,思考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比较灵敏,学习效率较高。
缓考的利与弊
每到期末,有的同学因为考试压力过大,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尝试通过各种渠道申请缓考,所谓“给自己赢得再学一次的机会”,并将缓考作为减轻考试焦虑的法宝,真是这样吗?许多同学往往只看到缓考带来的眼前甜头,却忽视了它可能引发的长久隐患,缓考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
1、缓考可能带来的好处
•暂时缓解考生在复习和临考期间强烈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暂时回避了挂科或低分的可能
•减少了考试的科目,为复习其他功课增加了时间
2、缓考可能引起的弊端
•可能对考生的应考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不相信自己有耐受考试压力的能力,久而久之变成“习惯性缓考”,这对锻炼考生的抗压能力等重要心理素质会造成不良影响
•缓考并非免考,将考试推到下学期,必然会加重下学期的课业负担,使下学期考试周的复习压力更大
•从时间成本上来计算,缓考的科目通常会延迟一学年才考,因此考生需要再多花一年的时间来温习这门科目,其实是加重了下学年的压力
•缓考通常具有“传染性”,一名考生的“缓考”决定可能对周围其他考生造成更大的压力和焦虑,这种焦虑氛围也会影响到该考生的复习应考心理
当然,对于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者处于重度考试焦虑状态的同学来说,严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已经严重干扰了考生的复习应考能力,使其难以应付各个科目的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其缓考,以便改善心理状况,更快地解决心理问题。
复习备考应对建议
考试是所有学生都会面对的挑战,如何才能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度的焦虑更好地复习备考呢?心理咨询中心给你以下建议:
1、复习阶段的心理调适
•认真科学地做好考前复习:应对考试焦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考试前努力搞好复习;每天给自己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比如说搞清楚哪些知识点,做完哪些作业,让你觉得今天没有白过,有一种充实的感觉。
•保证科学的饮食起居:注意劳逸结合,有规律地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有意识地放松情绪,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易使人兴奋的饮品。
•合理调节焦虑情绪:可以把自己的焦虑倾吐给父母或好友,不要闷在心里;在深度焦虑时,可以出去走一走或听轻快的音乐,或翻看自己喜欢的报刊杂志;还可以用腹式深呼吸放松自己,焦虑严重时,也可用臆想性放松方法,使自己放松;增强自信心。在自己无法调节,或调节无效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设定合理的目标:焦虑常常是由于目标过高无法达到引起的,容易考试焦虑的人通常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要求过高,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目标,就可以减轻紧张感。
2、考场上的心理放松
•深呼吸:当怯场,出现心慌、冒汗时,可以尝试在座位上做深呼吸,方法是闭目坐在椅子上,吸气时要缓慢,直到吸不进气为止,然后,更缓慢地向外呼气,一般需要3~5次,有时间的话,做3个回合效果更佳。深呼吸可以调解心律,使心律趋于正常,改善脑供氧,使头脑保持清醒,有利于智力的正常发挥。
•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考场上,学生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态运用自我暗示进行调解,既简便又有效,当情绪处于紧张状态时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答卷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懒想放弃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想象法:在考试上,如果我们出现不良情绪,可以试着用想象法来鼓励自己或者减缓紧张状态。如可以回忆自己过去取得好成绩的情景,去体验那时的情感以帮助自己建立和恢复自信心,也可以闭目想象自己静卧在海滨沙滩,听着海水轻轻地拍打岸边,或者置身树丛之中,闻着花香,听着鸟语虫鸣,想象得越逼真效果越好,通过想象,可以阻断对紧张,焦虑的关注,使心情放松。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