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北大百周年讲堂 探访校园版《牡丹亭》的台前幕后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4月7号下午14时,北大百周年讲堂响起婉转优美的水磨昆腔,继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传奇再次上演。这部戏的主角不是资深的专业演员,而是一群普通的大学生。这部戏的名字叫校园版《牡丹亭》。

2009年底,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发起,“昆曲传承计划”在北大启动。据校园版《牡丹亭》制作人肖怀德介绍,作为传承计划的重要板块——校园版《牡丹亭》昆曲工作坊于去年3月份启动,80多位来自北大及其他高校的年轻人报名参加。排练期间,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姚继焜以及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俞玖林等多次走进北大,给学生们现场授课,指导他们的唱词和身段。

公演当天,新闻网记者来到校园版《牡丹亭》的表演后台,一探华美表演背后酸甜苦辣的真实。

严抠每一个动作 心情轻松上场

不到上午十点,当记者赶到时,彩排已经开始,正进行着的是第一折“游园”。台上,演员们将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再次熟悉;台下,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也是校园版《牡丹亭》指导老师俞玖林、吕佳等仔细观看,并不时上台做指导,完善演员的唱法与舞姿。只是走台,演员和指导老师们却都一丝不苟,对每个细节都反复严抠。

彩排结束后,演员们进入后台化妆,化妆师由指导老师亲自担任。过程复杂,老师手法细致。

化妆期间,杜丽娘的扮演者杨楠楠笑着对柳梦梅的扮演者金谷说,她的同学看了金谷的演出之后,竟然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在场的人们顿时都忍俊不禁。

化妆间隙的短暂时间,小演员们也不放过,有的请指导老师到台上纠正动作,有的在楼道里吊声、回忆唱词和动作,还有的请教指导老师如何处理戏中的一些具体细节。

“说紧张还是有一点,毕竟这是第一次公演。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排练,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想想也就没什么了”杜宝的扮演者刘同华说。刘同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一直热衷戏曲,他还和记者谈到,“校园版《牡丹亭》最大的意义在于扩大了昆曲的影响力。”

离演出还有半小时,观众已陆续入场,多功能厅热闹起来。后台此时仍然繁忙紧凑,演员的化妆已经结束,开始一一穿上戏服。俞玖林仍在叮嘱演员们一些表演中的注意事项。

开演前,指导老师一边鼓励小演员,一边为其整理着装。柳梦梅的扮演者金谷对记者说:“其实到现在一点也不紧张,虽然是第一次公演,但是没有紧张。”

师生全力以赴 白先勇评价“不输职业剧团”

校园版《牡丹亭》的帷幕拉开之后,后台开始安静下来。每个演员,每个老师都静静地关注着台上。还未上场的演员还反复记忆唱词和表演动作,在他们旁边,指导老师们仍旧紧张地悉心指导着。校园版《牡丹亭》牵动的不只这些热爱昆曲表演的小演员们,还有这些青春版《牡丹亭》的专业演员。他们将自己多年来在舞台上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小演员们,倾注了许多心血。

下午3点,公演结束。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见证着校园版《牡丹亭》的成功。“我要恭喜你们,你们的表演不输职业剧团。”白先勇对小演员们给予了高度评价,“昆曲表演很难,唱念做要彼此配合。这些学生能演成今天这样,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热情。”

“校园版《牡丹亭》真是太棒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这样的昆曲来北大。”北大学生陈楚汉说。另一位专程赶来观看演出的北师大学生则表示,“其实我开始不是很了解昆曲,但是昨天的一场演出,今天的一场演出,让我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我喜欢上了昆曲,我以后会更多地去关注昆曲”。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