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奖会
4月22日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颁奖暨陈敏华同志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中心举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陈敏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陶其敏荣获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北医三院主任医师赵鸣武当选为第三届“首都健康卫士”。
颁奖晚会上,以现场朗诵配视频短片的形式介绍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敏华的事迹。近十余年来,陈敏华在肝癌微创消融治疗及早期诊断两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她以每天超过十六小时的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肝癌诊治研究,身患心肌病却为射频消融事业放弃安装起搏器。她亲自治疗1200余例难治肝癌,肿瘤灭活率达96%,五年生存率47%,创世界治疗难治性肝癌的新水平。她呕心沥血主编世界上首部《肝癌射频消融》专著,100余万字,受到国内外医学权威的高度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为陈敏华颁奖。评选委员会对她的颁奖词是:“她在研究肝癌射频消融技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从不懈怠,困难面前绝不退缩,待患者似亲人,待自己近于苛刻,她为了拯救患者生命与时间赛跑!”
陈敏华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很幸运,能赶上祖国大好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能够在医学领域多做贡献。我对未来的愿望就是,把肝癌早诊技术推广到农村肝癌高发区,把射频消融技术传授给更多基层医生。”
肝病专家陶其敏教授坐着轮椅来到颁奖晚会现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为其颁奖。陶其敏被誉为我国“乙肝疫苗之母”,评选委员会对她的颁奖词是:她让肆意张狂的乙肝病毒望而怯步,她用自己的生命挽起患者的希望,筑起了夯实的健康长城。她经历半个世纪青丝变银发,仍然用母亲的胸怀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她用一生“陶醉于器皿,陶冶其敏锐”,无论是专注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还是面对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
在当选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医务人员中,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院1960届毕业生、围产保健的学科带头人、母婴健康的守护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黄醒华。
本届评选活动自2010年5月开展以来,共有67名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参评。经业内专家、社会监督员、基层各单位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来的前30名,当选为第三届“首都健康卫士”暨十大健康卫士候选人。北医三院主任医师赵鸣武荣列30名“首都健康卫士”之中,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等领导为“首都健康卫士”获奖者颁奖。
颁奖晚会最后,在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倡议下,几十位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医务人员代表现场宣誓:“我是光荣的首都医务工作者,我爱我的事业,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肩负着人民健康的重托。我要脚踏实地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心和敬业的接力棒会薪火相传,担当就靠我们。我宣誓: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医疗事业”。
上一篇:第十届北京大学研究生“国是论坛”第三场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
下一篇:北京大学举行"财智人物北大讲堂"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