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莫邪教授作客北京大学胡适人文讲座——再说丰子恺
“丰子恺的漫画永远引诱我进入灵敏境界”,何莫邪教授笑着这样说道。4月26日下午,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汉学家、奥斯陆大学汉学系的何莫邪教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为大家献上了题为“再说丰子恺”的演讲。此次讲座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胡适人文讲座”系列之二,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副系主任沈阳等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何莫邪教授
陈平原教授在致辞中笑称何莫邪教授是很有学问又很好玩的非常“稀有”的教授,虽然研究的是古汉语,却可以跨学科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专业但不限于专业,令人羡慕。“就像是丰子恺先生说的那样,自以童心看世界”,陈平原教授感慨地说道,“世界上的大事业多是有孩子气的人做出来的”。而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何莫邪教授也常常提到丰子恺画中的孩子,说到高兴处总是手舞足蹈起来。
何莫邪教授1973年曾在马来西亚的一所大学教授《数学逻辑》课程,当时学生们觉得这门课太过枯燥,便送了他一本丰子恺的漫画书,希望何莫邪教授可以借鉴一下,把课讲的有趣些,自此何莫邪教授便与丰子恺结下不解之缘。提到漫画与科学的关系时,他引用僧肇的肇论序“夫神道不形,心敏难绘”来解释,意思是抽象与具体本应结合,漫画与科学亦是,漫画的审美与科学的直觉有紧密关系,漫画的夸张法与分析的普遍化也是这样,而漫画的启示和哲学家的惊讶大大相当。
“他永远不让我失望”,何莫邪教授是这样评价丰子恺的。尼采曾说“不足夸张的不足挂齿”,何莫邪教授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在他看来,没有引诱力的不足夸张的就不是好东西,都让他有点儿失望,但丰子恺就不会这样。在讲座中,何莫邪教授一边为大家展示丰子恺的画作,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的理解。
他说《深夜的巡游者》是画家反被猫观察,丰子恺妙就妙在这种反过来的角度,《放下屠刀之后》也一样,带有浓厚的逻辑色彩,不合理之下有深刻道理。讲到丰子恺的《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等画独立诗句的作品时,何莫邪教授说道这些画带有很浓的音乐性,有自然的神韵,有余味。而说到《西瓜皮》等现代中国微妙文化萌芽的自画像时,何莫邪教授说这是超越漫画的,是“笑”的人种学与人类学。《晚归》则是描绘热闹的家庭,而不是媚俗的家和,是超越的超常的共生享受。
最后何莫邪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树犹如此》,他感慨地说道,“很多人研究丰子恺的时候把复杂的东西去掉,给他加糖,媚俗化,但丰子恺的味儿是辣的。”
何莫邪教授与中文系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