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导演王童在北京大学举行学术演讲
5月18日,受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邀请,台湾著名电影导演王童先生在我校举行“王童电影三部曲与台湾电影发展”的学术专题演讲。作为台湾近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之一,王童导演的电影《稻草人》、《无言的山丘》和《香蕉天堂》被誉为台湾近代史的电影三部曲,成为台湾近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王童先生也被称为台湾电影史上一位不能被忽视和不该被遗忘的导演。
王童先生年过六旬,仍然活跃在电影教学、电影交流与电影创作工作中。他目前担任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系主任,亲自给本科生讲授电影导演课,尽全力将全身本领传授给台湾年轻的电影人。王童先生还一直在为两岸电影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奔走。
最近,王童先生正在筹拍一部有关两岸题材的电影《海峡》。与此同时,王童先生还受白先勇先生之邀担任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舞美设计,赋予了《牡丹亭》精美绝伦的舞美意象。王童先生此次赴北大专门讲授昆曲之余,为了满足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的同学以及全校其他专业热爱电影艺术的同学们的呼声,特地为同学们带来一场感动精彩的专题讲座。
王童先生通过台湾近代电影发展的三个阶段,介绍了台湾三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政治背景。以日本对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为背景的台湾史诗电影,以及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展,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发起了台湾新文艺复兴运动。台湾电影创作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风格的影响颇深,出现了以乡土、人文为主题的新写实主义电影。他认为这是台湾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作盛况。2000年后,台湾开始鼓励年轻人拍电影,认为电影只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努力打破市场与艺术的传统隔阂。
王童先生还重点阐述了自己拍摄电影《稻草人》、《无言的山丘》、《香蕉天堂》的艺术经验和创作心得。在日据时代,“怎么活下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庶民文化、农民文化、渔民文化等成为电影创作的热点。
《稻草人》的拍摄借鉴了南非电影《上帝也疯狂》的诙谐和反讽手法,将一对农民兄弟抬炸弹请赏不成却炸出一担鱼的意外收获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言的山丘》被很多人认为是王童先生所有电影作品中最好的一部。金瓜石山峰的灵感、编剧吴念真的合作以及日本妓院内容加入的矛盾与冲突,成就了这部温和而又激烈的反日史诗作品。
《香蕉天堂》根据两个原型故事改编,既真实又离奇。王童先生电影三部曲的创作拍摄前后持续十五年。因此,时间的积淀和耐心的创作才最终成就了王童先生在台湾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
最后,王童先生以经典电影《教父》为例分析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强调讲故事是电影的创作核心。他表示,更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导演”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导演”。王童先生语重心长地劝诫同学们:“人的痛苦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希望大家能超越”。王童先生精彩的演讲、真挚的情怀、温和的心态感动了在场聆听讲座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用最热烈持久的掌声表达了对王童先生诚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