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记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

    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校园学生服务队,由受资助的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服务的同学组成。自2006年起,服务总队由学生资助中心直接具体指导。随着党和国家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国家新资助政策,北京大学调整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成立专业化的学生资助中心,以资助为基础,以育人为导向,建立健全了科学化学生资助体系,学生服务总队就是在北京大学深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资助育人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十年来,学生服务总队以“真情回报社会、塑造精彩人生”为宗旨,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服务、能力建设和温暖家园等项目,成为北京大学精致化绿色成长方案的实施平台,是北京大学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具体实践,是国家新资助政策在北京大学深入实施的生动成果。

自2001年成立以来,学生服务总队自觉践行“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宗旨,积极参与抗击“非典”校园服务、北京奥运会场馆服务等重大志愿服务,广泛组织环保公益宣传、农村支教、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活动,深入开展新生校园生活适应、学业辅导、毕业生服务、素质拓展、社会调研等特色项目,至今已累计组织3万余人次参与公益活动,服务时间超过300万小时,并涌现出了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志愿支教边疆的王兴菜,坚持公益、反哺家乡的余明发,战胜病魔、刻苦学习的马清源等大批先进学生典型,充分展现了北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成长道路:与党和国家、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紧密结合

2001年,新生入学之际,十几名受资助的在校学生发起倡议,成立校园学生服务队,为新生入学提供接站、校园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他们的星火之举,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受助学生加入其中。

2002年,经北京大学第453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校园学生服务队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北京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加入学生服务总队,开始有组织地回报社会。

与此同时,“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受助学生爱党爱国、感恩奉献的意识日益浓郁。学生服务总队的成立顺应了他们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呼声。

2005年底,北京大学顺应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以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背景、专项经费为依托,直接具体指导学生服务总队开展活动。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国家新资助政策,保障每一个学生顺利入学,促进教育公平。在学生资助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到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实际行动中,深入开展了公益服务、能力建设和温暖家园等项目。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把“促进公平”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方针和基本政策,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服务总队的平台上,再次迎来成长成才的宝贵历史机遇。

发展完善:离不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学生服务总队在成长和发展的十年间,始终得到党和国家、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8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大学时,曾亲切接见学生服务总队队员。

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学校领导多次参加学生服务总队活动,接见和慰问队员,给予亲切鼓励。

时任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在参加学生服务总队活动时,题词写道,“每一个有志青年,特别是国家资助政策惠及的学生,都应心怀感恩、自强自立、砥砺成才、报效国家,谱写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在慰问学生服务总队队员时,题词写道,“继续刻苦学习,不断取得新成绩,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北京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服务总队的发展。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在接见学生服务总队队员时,题词写道:“今日的北大学生,明天的国家栋梁”。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为学生服务总队题词写道,“怀修身修德之心,砥砺成才;抱为国为民之情,感恩社会。”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教授为学生服务总队题词写道,“服务他人,贡献社会;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北京大学提供各种资源,充分保障学生服务总队的发展。北京大学统筹安排学生资助中心具体指导学生服务总队;设置专项经费保障学生服务总队开展活动;设置校级奖励——北京大学公益之星,对公益服务突出的队员予以表彰。

学生服务总队在成长和发展的十年间,得到了校内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爱。他们始终关心和扶助学生服务总队发展,倾注大量心血,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在学生资助中心悉心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秉持“真情回报社会,塑造精彩人生”的宗旨,形成了22个院系分队和5个特色项目分队,常规化、制度化地开展公益服务、能力建设、温暖家园项目,覆盖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有3000多名队员受益。

公益服务:践行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理念

公益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时代内涵,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开展公益服务是广大青年学生提高能力、完善自我、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

自诞生之日起,学生服务总队就在学生资助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始终秉持“真情回报社会,塑造精彩人生”的宗旨,开展公益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坚持融入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他们格外能够领会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格外懂得感恩奉献。2011年1月,在学生资助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组织开展返乡宣讲资助政策活动,近3000名队员回到家乡宣讲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唱响中国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的社会主义主旋律,以实际行动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坚持与祖国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2001年,北京当选为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全国上下掀起了学英语、迎奥运的潮流。学生服务总队主动到学校周边社区举办英语讲座,提升居民英语水平,为迎接奥运盛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3年,“非典”肆虐。学生服务总队积极行动,敢于担当,参与到北京大学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协助检查证件,参与校园服务,维持校园秩序,鼓舞同学信心,为全国上下战胜“非典”积累了宝贵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北京奥组委通令嘉奖北京大学体育馆志愿者团队,其中40%的志愿者来自学生服务总队。近年来,在地震、冰雪、洪涝、干旱、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在第一时间关注灾区,倡导和发起募捐、慰问等活动,将公益服务与祖国和民族紧密相连。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及时回应社会民生的重要关切。2004年,学生服务总队开始在打工子弟学校支教。北京市智泉学校是学生服务总队的长期支教服务地。多年来,队员们与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友谊。2004年,环保宣传、公益植树等项目就已经形成品牌。第一支受益于专项助学金的特色分队成立,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开展环保项目。2005年,学生服务总队深入关注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启动农村支教项目。2009年,学生服务总队倡导低碳理念,实施“薪火相传北大人”捐书项目,引领使用“循环教材”的风尚,得到《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坚持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自2001年起,学生服务总队每年都参与绿色通道迎新,提供新生接站、行李搬运、校园引导等服务。学生服务总队队标上的绿色成为每年迎新时最亮丽的色彩。每年暑期,学生服务总队提供校园参观引导服务,他们用热情和真挚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用点滴行动为母校增光添彩。学生服务总队长期开展图书馆协理、校史馆义务讲解、校运会服务、计算机义务维护、礼仪服务等校园公益项目,受到校内各部门的广泛称赞。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学生服务总队在学生资助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实践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理念。队员余明发在海南创建了“反哺爱心基金”,成立“反哺行动小组”,筹建“海南省反哺志愿者协会”,为家乡、为社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队员徐仙萍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反贫困协会”,广泛开展农村社会实践和调研,赢得社会广泛好评。2007年,北京大学设置校级奖励——北京大学公益之星,表彰在公益服务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学生服务总队累计有75名队员荣获该奖项。

在公益服务中,学生服务总队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关怀智障儿童、陪伴临终老人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其他公益组织的行动倡议,学生服务总队及时给予响应。例如,响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甘霖行动”的号召,组织募捐;响应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农家书屋”项目号召,开展农村文化教育发展调研。2010年,智利发生特大地震。学生服务总队迅速反应,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发起捐款,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

十年来,在学生资助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得到社会各界和校内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足迹遍布全国所有省份。队员中3万余人次参与公益,服务时间累积超过300万小时。

能力建设:营造自立自强、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生服务总队在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立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着眼于受助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在精致化绿色成长方案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能力建设项目,营造自立自强、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受助学生的能力建设是北京大学通过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深入实施绿色成长方案、推进教育公平的积极实践。

在能力建设中,学生服务总队得到多方支持。教育部、北京市的领导对学生服务总队在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爱心机构和人士给予大量资源支持。学校统筹协调,各部门积极支持,全校师生广泛关注,为学生服务总队能力建设提供充分保障。特别是成立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对学生服务总队能力建设进行具体指导,确保了能力建设项目形式多、范围广、效果好。

在能力建设中,学生服务总队尊重队员需求。尊重队员的内容需求,能力建设项目覆盖学习方法、学术科研、实用技能、人际交往、求职技巧、卫生保健、体育锻炼、艺术素养等多个领域。尊重队员的时间需求,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较多选择在周末和假期集中开展活动,确保队员广泛参与、充分受益。

在能力建设中,学生服务总队力求形式多样。在社会各界和校内各部门的广泛支持下,在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探索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了知识讲座、学术探讨、演讲比赛、专项培训、素质拓展、社会调研、勤工助学、体育运动、境内外交流等能力建设项目。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在能力建设中,学生服务总队注重结伴成长。学生服务总队强调同伴教育,想方设法提升能力建设项目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努力让最大范围的学生受益,推动队员结伴成长。受到特色资助项目支持的队员组成特色分队,开展特色项目。各院系受助学生组成院系分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适合本院系队员成长成才的项目。比如,中文分队立足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开展国学宣讲、主题读书日、简报编辑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结伴成长。

温暖家园:形成互助互爱、温馨和谐的生动局面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心下,由学生资助中心具体搭建平台,学生服务总队立足于营造燕园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入开展温暖家园项目,力求让队员在学习上安心、在生活上开心、在发展上充满上进心。

学生服务总队紧抓重要节假日,开展温暖家园项目。每逢元旦、春节、端午、国庆、中秋以及藏历新年、开斋节等重要节假日,在学生资助中心的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都会精心组织联欢联谊、团聚共餐、交流座谈、文体活动等团体项目。这些活动既给队员提供了展示风采的机会,又锻炼了队员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增强了队员的主人翁意识,更为受助学生营造了节日的温暖氛围,提升了受助学生对燕园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学校各级领导多次参加重要节假日的温暖家园活动,通过学生服务总队,将党和国家、学校的关爱传递给每一名受助学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多次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接见和慰问学生服务总队队员,发放节日礼包;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多次参加学生服务总队联欢活动,与队员们分享人生经历;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教授对温暖家园项目的实施给予大力支持。学生服务总队队员积极踊跃地与校领导分享成长成才的喜悦。

学生服务总队紧抓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温暖家园项目。在新生报到、学期开始、考试之前、学生毕业等重要节点,在学生资助中心的指导下,学生服务总队有针对性地组织校园适应、学习辅导、欢送庆祝等特色项目,让队员迅速适应学习生活的发展变化,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服务总队的凝聚力,鼓舞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生服务总队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的温暖家园项目。比如,校领导多次莅临迎新绿色通道,接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爱心礼包,指导学生融入燕园。许多受助的新生向校领导写信表达感激之情。学生毕业时,校领导会来到学生服务总队,了解队员毕业去向,给予未来发展的指导,勉励受助学生建功立业。许多在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受助学生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燕园大家庭的感激与眷恋。 

成长成才:资助育人的集成效应日益明显 

自成立以来,学生服务总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队员。他们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突出体现,是北大坚持资助育人的优秀成果。比如,支教边疆、回报社会,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王兴菜;响应号召、参军入伍、立功受奖,成为全军典型的高明;反哺家乡、坚持公益,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的余明发;身残志坚、刻苦学习,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马清源;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徐仙萍等。

学生服务总队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集成效应凸显。队员普遍追求进步,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各类奖学金和奖励表彰的队员比例逐年上升,超过学校平均水平。他们学术科研成绩优异,其中有队员获得“国家奖学金”,也有队员在校长基金、君政基金、挑战杯竞赛等科研项目中获奖,超过半数的队员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许多队员在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中成为骨干。

学生服务总队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为北京大学赢得良好声誉。2003年“非典”期间,学生服务总队获得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大批队员获得奥运场馆“五好志愿者”称号;2009年,学生服务总队获得中华慈善总会表彰;2010年,学生服务总队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优秀志愿者团队”荣誉称号。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学生服务总队进行过深入报道

在学生资助体系的支持下,特别是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学生服务总队得到专业化学生资助中心的具体指导,成为北京大学精致化绿色成长方案的实施平台,集中体现了北京大学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积极实践,集中体现了国家新资助政策在北京大学深入实施的生动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