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话剧《寻找李大钊》新闻发布会
2011年6月30日,河北省话剧院编排的话剧《寻找李大钊》新闻发布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话剧《寻找李大钊》旨在启发青年一代更好地追思革命先烈,弘扬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勇敢追寻生命终极价值的精神。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庞彦强,河北省话剧院院长黄平安,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等出席发布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首先致辞。他在讲话中回顾了李大钊与北大的历史渊源,并指出这部话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这对于启迪北大青年学子思考历史,关照现实,追思先烈,反思自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在讲话中向到场媒体介绍了话剧的相关情况。《寻找李大钊》由解放军总政话剧团团长、著名剧作家孟冰担任编剧,总政话剧团一级导演宫晓东和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著名导演姜涛联合执导,总政话剧团艺术指导、著名演员魏积安担任主演。全剧围绕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实质,以弘扬李大钊精神为主旨,采取“戏中戏”的戏剧结构,由历史和现实两条主线切入,既融入了历史的庄重感,又展现了独特的显示视角,是一部构思巧妙、形式新颖、思想深邃的话剧新作。
话剧《寻找李大钊》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把历史与现实交织起来,在叙述李大钊光辉革命一生的同时,引入现实生活内容,在崇高与平凡的鲜明对照中彰显李大钊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失落与寻找的探求过程中感悟李大钊精神的时代价值;二是采取“戏中戏”的戏剧结构,将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贯穿,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共同升华,实现追寻李大钊精神、弘扬李大钊精神的戏剧主题;三是以饰演“导演”的演员不断穿插来交代故事背景,连接不同的场景和戏剧情感,达到提示观看、引导情绪的目的;四是采取大体量的舞美制作,舞美风格被称为“纪念碑叙事”,舞台很多高大的碑体,用抽象的、结构主义的元素来象征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五是提高戏剧舞台的科技含量,高科技手段、多媒体影像的巧妙应用,增强了舞台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视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7月1日、2日,话剧《寻找李大钊》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北大师生可凭本人有效证件到百周年讲堂售票处领票,每人限领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