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办李大钊奖获得者代表座谈会
2011年7月1日上午,“喜庆九十华诞、共话创先争优”——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李大钊奖获得者代表座谈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校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和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代表张继平、谢凝高、陈永利、俞光岩、程曼丽、王其文、臧勇,李大钊奖获得者代表仝华、郭瑛、戴谷音、邹惠、李树强、丁万东、刘新民、李淑静、马建钧、刘淑英、李玉莲一起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实况转播,交流了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工作体会和学习感想。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国际数学中心副主任、2002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6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张继平深入阐述了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的教师党员,如何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他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党员应该将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根据学生特点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2006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俞光岩建议采取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党建组织员、光华管理学院教授、2010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王其文用GDP和专利等具体数字说明了我国的建设成就,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为之自豪。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满自信,坚信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具有冲击世界前沿的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2002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陈永利,从信念使人坚强、荣誉使人高尚两个方面阐释了党对青年学生和干部的教育与培养。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2008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程曼丽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进行探讨。她认为作为教师党员,其党性修养和作用发挥应当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自觉体现。
药学院辅导员、副研究员,2011年李大钊奖获得者,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李玉莲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即将退休都在从事学生工作。她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辅导员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哲学系2007级博士生、2010年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臧勇在发言中表示,作为肩负党和国家未来建设重任的当代青年,应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青年一代提出的要求和期望鞭策自己。一方面,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另一方面要有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正确认识社会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可能的解决途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01年李大钊奖获得者仝华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党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光辉前景。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目标一以贯之。自从党的一大明确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90年来,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这两句诗是董必武90岁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也是历经90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写照。
校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指出,北京大学在党的初创时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本次座谈会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90年,也是悉心求索、功勋卓著的90年。在北京大学,我们要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医学部要充分发挥二级基层党委、党支部的作用,注重党员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指出,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党的诞生在组织上、思想上做了准备。这是我们北大人引以自豪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北京大学的2万5千余名党员深感责任重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李大钊奖是学校党委授予党员个人的最高荣誉。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松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公共卫生学院王燕同志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我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必将推向深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党的一切力量来源于群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力量源泉也是广大师生,各级党组织应高度关注师生利益,团结带领广大师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