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召开“才斋讲堂”课程研讨会
2011年7月5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组织,北京大学“才斋讲堂”课程研讨会暨出版物首发式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副校长兼教务长王恩哥,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副院长高岱、刘明利,王恩涌、陆俭明、阎步克、王思斌、陈尔强等部分担任“才斋讲堂”主讲的北大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部分院系的研究生主管负责人、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学生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才斋讲堂”是在校领导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由时任研究生院院长王恩哥院士发起并主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促进研究生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激发创新思想。2010年9月至今,“才斋讲堂”已成功举办20期,邀请了北大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打破以往教学体系中的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从学科架构、学科的历史与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解读科学奥妙,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研究心得,为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思想平台。
本次研讨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主持,他介绍了 “才斋讲堂”课程的开设背景和近一年来的课程建设成绩,并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提升“才斋讲堂”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才斋讲堂”的发展。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总结了“才斋讲堂”的基本理念和已有经验,充分肯定了“才斋讲堂”的创新性和对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主讲教师和校领导的支持表示感谢。
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张黎明向与会代表汇报了“才斋讲堂”相关学术成果的出版和制作情况,强调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工作,必须和教育紧密结合,和时代的主流文化结合。“才斋讲堂”的出版过程,是出版社主动加入学校学术交流实践的过程,是跨学科、文化、媒介的实践。他衷心希望“才斋讲堂”成为文化的精品、学术的精品,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之后,与会代表就“才斋讲堂”的课程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肯定了“才斋讲堂”在提高研究生人文和科学综合素质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效应,在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并就进一步完善“才斋讲堂”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如建议以专题性的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为中心,相对集中地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的学术讲座,从而增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性;鼓励和组织更多中青年知名学者和专家参与“才斋讲堂”,在为研究生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完善其知识体系的同时,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创造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担当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最后副校长王恩哥做总结发言,他感谢为“才斋讲堂”的顺利发展付出不解努力的授课教师以及相关单位,并结合自身发起“才斋讲堂”的初衷和切身体会,和与会代表分享和讨论开设“才斋讲堂”的基本理念和举措。他认为“才斋讲堂”是北大自己的名师名家搭建起来的学术殿堂,是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构建起了跨学科交叉的思想平台。主讲教师和工作人员不求名利、全力投入,充分体现了学术至上、育人第一的原则,从而使该课程取得了成功。
本次研讨会上同时举行了“才斋讲堂”学术出版物第一辑的首发仪式。“才斋讲堂”第一辑的书籍、光盘已经开始发行,电子书也正在制作,“才斋讲堂”的学术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以本次研讨会为基础,“才斋讲堂”的课程建设将继续深入,不断完善,从而为切实提高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更长远的影响和效益。
上一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
下一篇:北京大学李大钊奖获得者介之 曲春兰:求真求实歌一曲 质朴娓娓话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