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北京大学举行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开营仪式

7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大学二教举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所重点中学的100余名高二学生及3位中学历史老师参加了开营仪式。与会嘉宾有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方新贵,招办主任秦春华,副主任舒忠飞,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宋向光教授,副书记雷兴山教授,副院长杭侃教授和教师代表刘绪教授。考古文博学院近20名夏令营领队师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开营仪式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全国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主持。

     作为历届夏令营的总策划人,徐天进教授首先简要总结了前三届考古夏令营取得的成绩,以及本届夏令营的前期筹备和开展情况。他介绍了夏令营在普及考古学知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高考中选拔考古学优质生源两个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方新贵代表北京大学教务部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对付出辛勤劳动筹备本次夏令营的师生表示感谢。他认为,通过考古夏令营形式选拔优秀同学在考古领域施展才华,可以让中学生近距离了解北大、感受北大。作为北京大学直接服务教学的职能部门,教务部期待着未来有机会更好切实地服务于每一位营员。

秦春华表达了对于考古学科以及北大考古的推崇。他从社会上对于考古的一些片面理解讲起,指出在社会追求物质成风的当下,考古学在浸润心灵、培养情操方面的积极作用。他将这种作用简要地总结为,“让人生除了金钱外,走一条更充实、更美好的路”。

宋向光教授指出,“北大考古”四个字在中国考古学中“很有份量”,因此,他希望各位营员通过夏令营的形式,直接接触考古、感受考古,能够为北大考古带来更多新鲜血液,为北大考古、中国考古增添新的活力。

“北京大学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之一、考古文博学院大三学生孙沛阳代表考古夏令营老营员发言。他充满激情地回忆了参加第一届夏令营的美好感受,并谈到过去两年以来在北京大学进行考古学习的各种收获,生动地把考古学者比作“侦探”,从复杂、零碎的信息碎片中还原历史。此外,他还与新营员分享了当年参加考古夏令营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他将第一届夏令营营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老实人,做不老实的学问”奉出,与新营员共勉。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吴松仪同学代表新营员发言。她向师生介绍了前一日夏令营小组讨论的热烈场面。从曲阜的勾心斗角、世博会中国馆的斗栱、敦煌莫高窟、良渚玉器,到中国文物保护方针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到兵马俑坑早期保护力量的欠缺、曹操墓的发掘,再到“南海一号”的打捞与研究。凡此种种,让老师们看到了本期营员对于考古的莫大兴趣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来自江苏沭阳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姜健在讲话中回顾了2010年考古夏令营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和对同校3名营员在后期学习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他表示,夏令营“让我们零距离接触考古”,“夏令营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个老营员而言,夏令营都是一个永生难忘的体验”。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考古学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吃苦耐劳的品质。

最后,方新贵与秦春华为本届考古夏令营授旗。

作为夏令营开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营仪式后刘绪教授、宝文博老师、唐际根教授、杭侃教授受邀分别作了“北大考古发展历程”;“科技考古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原考古故事:与甲骨和青铜器相遇的日子”;“佛教毕竟是人间”的演讲。

本次夏令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继北京大学开营仪式、开营讲座、校园及学院参观之后,夏令营将于18日正式开始北京、河北、河南一线的系列考察活动。本次夏令营活动总计10天。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