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事部举办“2011年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
2011年9月14日至16日,由北京大学人事部组织的2011年度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在北京密云云佛山旅游度假村成功举办。全校本年度新聘任的教学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工选留学生干部共140余人参加了培训。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涂传诒院士,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化学学院刘忠范教授,教育学院阎凤桥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刘学教授,党委组织部郭海部长,人事部刘波部长,教务部方新贵部长,社科部萧群常务副部长,科研部蔡晖副部长,财务部邵莉副部长出席培训活动并分别作专题报告。

在为期两天半的培训中,人事部制定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培训计划。全体新教职工接受了一次关于北大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学校的人事政策、财务工作、学生事务、学术道德建设等全方位的辅导和训练。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事部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能设计了相应的培训内容,给教学科研人员专门安排了关于本科教学工作、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理工科科研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经验分享等内容的培训;给管理教辅人员专门安排了管理学、行政能力、职员素质及工作规范等内容的培训。同时,该培训辅以分组讨论、为学校建言献策及联欢晚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新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加强了对工作的热情。

14日上午,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向全体新任教职工作了“北大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的专题报告。楼教授首先表示欢迎各位年轻的新同事一起为建设北大而努力。他从“人文”的含义入手,对北大的传统、精神与学风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教育的根本在于“传授为人之道、为学之方”,因此,要想教人怎么做好一个人,首先老师自己要做好一个人。随后,楼教授从培养人文素质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了六个方面的建议,提醒大家注意师者形象的塑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修养、磨练自己。
14日下午,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新任教职工分别参加了教学科研分会场和管理教辅分会场的培训课程。教学科研分会场中,刘忠范教授、方新贵部长、蔡晖副部长、萧群常务副部长分别以“北大十八年——我的一点从教体会”、“本科教学工作介绍”、“理工科科研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为题向与会的6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了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教学科研经验、教学管理规范、科技资源与科研管理的有关情况。管理教辅分会场中,阎凤桥教授、刘学教授、郭海部长分别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大学系统管理”、“管理学与高校行政管理”、“高校职员的素质与工作规范”为题向与会的80余名党团行政管理人员作了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大学的系统管理、职员的组织领导能力及素质规范等有关内容。主题报告内容丰富、紧扣实际,并融汇了各主讲人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心得体会,很好地发挥了普及政策、介绍经验、答疑解惑的作用。

15日上午,人事部刘波部长、财务部邵莉副部长分别以“北京大学人事人才工作概况” 和“北京大学财务工作概况”为题,面向全体新任教职工作了专题报告。在人事人才工作专题报告中,刘部长利用翔实的数据,介绍了学校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人事政策与管理流程、薪酬福利制度、个人职业规划、学校人事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在财务工作专题报告中,邵莉副部长详细介绍了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经费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个人收入构成等有关情况。

随后,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教授为全体与会人员作了“北京大学的学生事务”的专题报告。张书记从学生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定位、北大学生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期北大学生工作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和工作思路。张书记特别强调,北大的老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妥善协调师生关系,善待每一位学生。
15日下午,全体新任教职工分为四个小组进行了讨论。分组讨论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大家一方面畅谈参加岗前培训的心得体会,一方面为学校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人事部领导及所有参会的工作人员分别到四个小组听取讨论,并对大家提出的涉及学校人事政策的若干问题作了解答。当晚,由新任教职工自编自演的联欢晚会在度假村多功能厅上演,晚会节目精彩纷呈,气氛活跃。
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教授针对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建设为全体教职工做了专题报告,涂院士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刻阐述了在学校工作中学术行为应该如何规范等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半的培训,全体新任教职工增强了对北大精神的认同感,加深了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培训对自己今后更好地投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