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岳庆平教授为北大学子作“辛亥革命百年的反思”精彩讲座

    9月28日下午,学工部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常委岳庆平在二教207教室,为北大同学作了一场“辛亥革命百年的反思”的精彩讲座。

岳庆平教授说,辛亥革命爆发至今正好百年,百年来人们对辛亥革命的史实越来越清,评说也越来越多,但评价见仁见智。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精神核心的今天,从大历史的角度对辛亥革命进行深刻反思,不仅非常必要重要,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岳庆平教授首先利用非常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情节,再现了百年前扣人心弦的革命场景。他在讲到辛亥革命是政权更替的革命,而历史上凡是涉及政权更替者往往见仁见智并十分敏感时,引用了《史记•儒林列传》所载的黄生与辕固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汤武革命”的一段史料:黄生认为“汤武革命”是“弑君”,辕固生认为这会否定汉朝代秦的合法性。最后汉景帝一锤定音:“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此后学者不再争论“汤武革命”。

岳庆平教授共分为五个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反思:

一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要充分肯定。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会失去民心而迅速垮台,而且对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是改革未必催生革命。尽管清末新政确实催生了辛亥革命,但我们绝不能狭隘地吸取改革催生革命的历史教训而不敢大胆改革。因为从理论上或当时其它国家的历史上看,改革未必都成为革命的催化剂,改革也可以成为革命的替代物,比如当时印度就实行了比较成功的宪政改革。

三是清末新政是被动改革。清末新政之所以催生了辛亥革命,主要因为它是被动改革,戊戌维新其实也是被动改革。可以说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直接引发了戊戌维新,庚子事变北京的失陷直接引发了清末新政。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倾向于君权至上的日本和德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立宪派开展立宪运动,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崇尚美国和法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正是由于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在改革与革命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所以当时便出现了有学者所称的改革与革命紧张地赛跑的局面。

四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很多方面的史实都证明,当时的“革命是无法告别的”。所以立宪派在绝望中宣称:“国内政治已无可为,政府已彰明较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孙中山也想通过改革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通过上书李鸿章而极度失望,意识到不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不进行一场民主革命,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想告别革命,从事铁路建设,但他告别不了,所以二次、三次革命,最后“革命尚未成功”。

五是辛亥革命的宏观审视。章开沅先生提出,纪念辛亥革命要看三个“一百年”,即辛亥革命前的一百年、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和未来的一百年。章开沅先生还寄语青年学子:“前面的两个一百年都是前人做的事业,而未来的一百年是我们的事情。当然,主要是你们青年人的事情。”“未来的一百年,世界往何处去?人类往何处去?中国往何处去?”今天纪念辛亥革命,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上述的三个“一百年”和 三个“往何处去” ,也需要高度重视为什么上世纪中国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三次伟大革命迅速带来了政权更替或经济繁荣,而随后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和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却步履艰难缓慢?对于这类长时段、深层次、高难度和跨学科的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我们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并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基础上,需要具有更多的改革胆识、社会责任、全球眼光、战略信心、政治智慧、创新思维、深刻洞察力和“理论渗透观察”。

岳庆平教授的讲座语言生动,思想深刻,举一反三,发人深省。在课堂互动阶段,岳庆平教授循循善诱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