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做客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他有个“股神”父亲,从小便顶着巴菲特家族的光环;他是叛逆的富二代,并没有跟随父亲走入华尔街,继承衣钵成为华尔街金童。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发挥自己的天赋,执着于自己的兴趣与理想,选择用音乐谱出人生最美妙的乐章。他,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子——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作家、慈善家彼得·巴菲特。
10月24日下午三点,彼得·巴菲特出席了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多功能厅内举行的北京大学第八届国际文化节系列之“对话小巴菲特,奏响音乐篇章”活动,与北大学子亲密对话,畅谈音乐与人生,青春与理想。
在一首优美的钢琴和大提琴合奏曲中,我们见到了小巴菲特:一身休闲牛仔,一头卷曲长发,指尖在钢琴上游走,心神在音乐中徜徉。虽然他已年逾50,却丝毫不显老态。小巴菲特以他特有的幽默与风趣,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人生真谛,感受创意之风。
借由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小巴菲特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寻梦之旅:5岁时第一次意识到钢琴与心灵的契合;从斯坦福退学走上音乐道路;创作自己第一条商业广告曲……彼得获得了不同于父亲的、属于自己的成功。能有个 “股神”父亲,彼得的确幸运。因为从父亲身上,他看到了什么是认真和自律,懂得了如何勇于迎接挑战并尽情享受自己所选择的人生。他从父亲那里获得了一套人生哲学——就像他在新书《做你自己》(《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中所说的那样:“人生由自己掌控,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起点,但是却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音乐的爱与执着终使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奥斯卡最佳影片《与狼共舞》中精华的一幕“火舞”的配乐即出自他手下;电视连续短剧《500国家》的配乐更为其赢得了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
接下来,彼得与北大中乐学社、校园原创达人徐鸣涧、王凯琳等进行了有关音乐与创意的对话。大家热情交流,从专业技术到创意人生均进行了探讨。来自北大中乐社团同学们为巴菲特献上了一段中国新古典民乐表演,共同探讨了中国传统民乐借鉴西方音乐的可能性。用二胡演绎的小提琴曲细若游丝,萦萦绕绕;用古筝演奏的钢琴曲,循序渐进,余音绕梁。巴菲特先生对同学们的表演大为赞赏,他表示文化的结合一直是非常美妙的事物,音乐之美在于跨越语言和国界,中西音乐的融合会可以带来无限可能。由王凯琳演唱、徐鸣涧伴奏的原唱歌曲《微光》也获得了巴菲特先生的连声称赞。在与创作达人们关于音乐梦想的深度对话中,巴菲特先生表示音乐创作的灵感在于不断去体验新的事物;要热爱音乐,让音乐变成你的一部分,让它自然而来、由心而生。
当被问起当慈善事业与音乐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时,彼得解释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常见的。他说,他热爱音乐,也热爱慈善,他会将两者统一起来,用音乐将慈善办得更加多彩。
音乐是他的画布,慈善是他的乐谱。彼得用音乐书写他的创意人生,做自己是他的信条。 他坦承,也许自己会有才思枯竭的一天,可他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音乐之路,因为“我正在从事我热爱的事业,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
上一篇:北京大学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幼儿园进行支教活动
下一篇:在CUBA北京地区预赛乙组的附加赛中 CUBA乙组北大二队3分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