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蔡元培学术讲座和第十五届汤用彤学术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
近日,第十四届蔡元培学术讲座和第十五届汤用彤学术讲座在北京大学治贝子园举行,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教授就《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和《庄子的心学与性情说》两个讲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两场讲座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暨儒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系暨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暨国风集团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教授代表北京大学致辞。他说,汤一介先生创办的蔡元培、汤用彤学术讲座是北大文科中品位很高,很有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的讲座。学校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与推动北大文科,特别是基础文科的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尚新建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致辞。他指出蔡元培、汤用彤学术讲座是学校非常高端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中不乏大家、大师,已成为北大的学术品牌。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常海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中华教授分别主持两场讲座,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张广保教授,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全生先生以及北大师生和各界朋友两百多人聆听讲座。
中国道家哲学主干说的倡导者、当代新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陈鼓应先生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他是应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教授和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兼《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汤一介教授的邀请担任本届蔡元培、汤用彤学术讲座的主讲教授的。
13日,陈鼓应教授作题为《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兼论濂溪的道家生活情趣》的演讲,他经过详细考订,指出周敦颐的“太极图”渊源于道教系统,并论证其哲学代表作《太极图说》的主题乃是继承道家气化宇宙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学术思想体现出老子智性的哲学思维,而其生活情趣与精神意境则接近于庄周风格,两者相互交融,呈现出周敦颐“光风霁月”的艺术人生。陈鼓应教授指出,周敦颐继承隋唐五代以来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开阔学风,在他的生活历程中,与佛道友人往来密切。他在与佛僧道士交往时所写下的诗文中,明确反对韩愈的“道统说”,并赞赏陈抟的道教学说,如其《题大颠壁》诗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即是明证。
在题为《庄子的心学与性情说》的演讲中,陈鼓应教授认为,庄子的人性论以“心”、“性”、“情”为主要议题。春秋末叶哲学开创时期,老子和孔子以较为素朴的方式偶尔谈及“心”,直到战国中期的孟子、庄子时代,儒道两家才发展出各具独特形态的心学,而汇成一股以关怀生命为主题的时代思潮。在“心”的议题上,孟子倡导道德心,庄子阐扬审美心。陈鼓应教授认为,在人之本性的议题上,孟子高扬性善,庄子学派则以性真为中心,从而论述人性的真与美。在“情”的议题上,庄子由“无情”出发,进而论及“任情”与“安情”说。庄子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情性不离”的主张,从而与宋儒程朱学派之扬性抑情而导致情性割裂的偏颇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