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北京大学英语系唐纳德•斯通教授主讲“法国大革命前夕18世纪欧洲艺术与生活”讲座

    11月9日下午,“浮华与市井”版画展正式开幕之际,捐赠人——北京大学英语系唐纳德•斯通教授,在民主楼208室带来了一场关于“法国大革命前夕18世纪欧洲艺术与生活”的讲座,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一时期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讲座由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高峰枫主持。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beida/讲座伊始,工作人员提醒斯通教授拿近麦克风,他先是礼貌致歉,转而又“狡黠”一笑:“我其实是在假装拿着冰淇淋”,现场气氛一下轻松活跃起来。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斯通教授引用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名言来形容欧洲的18世纪。他首先分析了版画兴起的社会背景:新兴中产阶层逐渐壮大,对物质享受的欲望日益强烈,许多人希望能用艺术品装饰生活。版画制作的发明,使更多人得以欣赏到原本难以消费的高雅艺术品,一大批杰出版画家也在这个时期纷纷涌现。

随后,斯通教授逐幅介绍他所捐赠的版画,为听众描绘了18世纪欧洲艺术与生活的广阔图景。

贵族的浮华与市井的悲凉

18世纪,欧洲社会分化十分严重,斯通教授巧妙地运用两幅版画,展现了上流社会和市井阶层迥异的生活情况。第伯柯尔特创作的《公众散布在皇宫花园里》以皇家花园为背景:一群身着精致华服悠然自得的法国贵族,美丽高傲的面庞尽显单纯天真,却不知死亡危机早已“十面埋伏”,映入眼帘的美好场景不过是浮华破灭前的片刻宁静。另一幅《妓女之死》则出自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之手。乡村姑娘玛丽不幸沦为妓女,年仅23岁就被摧残致死,而在吊唁仪式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为她的离世感到悲伤,底层民众的生存情形可见一斑。两幅版画的强烈对比,引来现场一阵感慨唏嘘。

永恒美丽的自然

相比于18世纪欧洲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自然是永恒而美丽的。随着一幅幅田园风景的展示,气氛逐渐变得轻松,欧洲静谧淳朴的乡村风光在观众面前渐次呈现。让•雅克•德•布瓦特所作的《多芬纳的圣科隆布城堡景色》中,一座毁弃的城堡矗立在罗讷河上,却并未让画面了无生气,码头上的男人和渔夫牵着狗,远处通往城堡的桥梁上,渐远的行人投下了瘦小的身影。他的另一幅《旧石桥》则描绘了由农夫、动物和树木构成的最朴素常见的乡村画面。斯通教授详尽细致的讲解,让在场听众无不陶醉在乡村清新质朴的光与影中。

独特视角下的中国印象

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为改善社会,许多作家和哲学家积极寻找途径,在不断探索中,他们将目光逐渐转移到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以寻求可供西方借鉴的实用智慧。斯通教授认为,这种趋势在版画作品中同样有迹可循。他以安东尼•华托的《被施了魔法的岛屿》为例,指出其风景画中的山受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的影响。他认为,华托的很多作品都表达了与中国有关的主题,可以推测,其画作参照了耶稣会会士带到法国的中国肖像画。而在让•皮耶芒的一幅作品中,一尊体态丰满的佛陀端坐在宝座上,异域植物、花朵遍布四周,充满异国情调的物件琳琅满目。画家的想象里,中国是一个梦幻、美丽而和平的国度。

讲座结束,斯通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详细的解答,幽默的风格博得了阵阵掌声。随后,听众们在他的带领下移步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带着斯通教授的讲解,欣赏艺术真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