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记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门修车师傅的一天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同我们一样,生活在美丽的燕园,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忙碌而辛苦。从食堂员工到校园保安、从环卫工人到各色服务小店师傅,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温暖,成为燕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前由北京大学研究生会携手北大青年摄影学会和计算机应用协会的志愿者共同制作的“身边的燕园人”主题图文展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本网记者对其中的典型代表进行了深入采访,希望通过简单的图片和平实的文字,让同学们感受到身边的劳动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努力和期待,了解他们在工作之余的生活状态及不为同学所知的背后故事。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门有一个修车位,摊位不大,但“生意”却很兴隆。虽然离学生宿舍区较远,但不少同学都愿意“舍近求远”,将自行车送来这里维修,学生们说是因为“师傅态度很好”、“修车技术也一流”,这位“态度好,技术一流”的修车师傅名叫蔺庆刚。为了完整地体验蔺师傅一天的工作生活,5月12日,记者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大部分时间都跟师傅待在那块儿“巴掌大”的车摊,我们希望尽量忠实地记录师傅340天工作中普普通通的一天。

早上7点10分,蔺师傅骑车从住处出发,赶往北大。

半个小时后,师傅到了图书馆南门附近的摊位,把装满工具的三轮车从图书馆后院推出来;再去燕园服务社简单吃过早饭,拿点货,就赶回摊位;放下货物后,再拿上三个空壶到图书馆打满凉水。

8点半左右,准备工作结束。师傅忙碌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采访当天早上,天上稀稀落落下着小雨。我们问师傅,像这种下雨天,他是否也会照常来骑车来北大出摊。师傅回答说:“如果早上雨不是特别的大,肯定会来的;如果是大雨,等到雨一停,也会立刻赶过来。冬天无论雪多大,也都会过来。”

自从2006年来到北大,除了春节期间有20多天回家过年,蔺师傅每年大概有340天会在北大度过。每天打满三壶水后,师傅的活动区域就再也不会离开那“巴掌大”点的摊位了,一直弯腰起身机械工作至晚上收摊。“我都不敢喝太多的水,就怕老上厕所耽误时间”,师傅笑着说。

蔺师傅的微笑

在北大修车这么多年,蔺师傅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理解,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找他修车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最忙的时候,师傅每天要修上百辆车。经常来修车的同学一来二去就和师傅有感情了,每年毕业离校前,有些学生也会去找师傅合张影,留作纪念;还有的已经工作好几年的“老顾客”返校时也会去看看师傅。师傅说这几年还有位法学院的博士生经常会找他聊聊天,讲讲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儿,偶尔“路过的时候也随便侃两句”。师傅觉得可能是时间长了,“慢慢的,大家对我越来越信任,只要车子有问题肯定来找我”师傅有点腼腆地说:“可能是感觉我还是比较靠谱吧”。

当然,修车多了并不意味着他赚的钱就多,因为师傅常常帮同学们免费修车,拧个螺丝,上个链子,调调车闸,打个气……“有时候都是小毛病,顺手的事儿。”师傅淡然地说起免费修车,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

蔺师傅的淡然和慷慨,同学们也都记在心里。六年来,师傅每天要修百辆左右的车,见过无数张或新或老的面孔,其中有很多人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去年,有一个老大爷来修车。当师傅帮他上完螺丝后,老大爷非要给师傅20块钱,并且还一边说道,“我真心愿意给这钱”。过元旦的时候,看师傅平日很辛苦,有一个同学悄悄地给师傅送了一个马扎和一张明信片。师傅说他现在都还不知道那个同学是谁,但是明信片一直留着,那份温暖的问候也一直藏在心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了,有时候由于相互间的不了解,免不了产生点小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矛盾逐渐被师傅遗忘了,留下的大都是同学们带给他的感动。

同学们也通过播放短片,传播着师傅的故事。尤其是“身边的燕园人”主题摄影展之后,师傅就更“出名”了。修车的时候,知道他是“蔺师傅”的人多了,而不仅仅是以前的“师傅”了;也会有人高兴得跟他说,“蔺师傅我在三角地看到您的照片了,很感动啊”;师傅说有一次回家路上还有人骑车赶上他,打招呼说,“您是在北大修车的蔺师傅吧?我见过您”。了解他家里情况的人多了,关心师傅生意的人也多了。“师傅您的生意好就行”,近来经常会有人这样跟师傅说。每每听到这话时,师傅的心里感到非常舒坦。

中午,师傅在太阳的曝晒下工作

中午是师傅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采访那天中午1点左右,面积并不大的摊子,堆满了自行车。旁边放着师傅已经修好待取的10辆车,他手头还有四五辆车在修。还好是周六,师傅说大家都不太着急。平时的话,中午等着修车的同学就会排起长队来了。也还好这两天下雨,阴天多,太阳光并不强烈。但是如果是炎炎夏日,荼毒的阳光透过高大的银杏,照射到工作了5个多小时没有休息的蔺师傅身上。记者问师傅,夏天会不会特别的热。蔺师傅简单地回答说,“习惯了就好”。时间过了两点,师傅依然在忙。以前师傅一天只吃两顿饭,中午忙得来不及吃饭。2008年,负责图书馆周围区域卫生的朱师傅来了之后,就开始每天中午给他买饭回来吃。采访那天是周六,本来是朱师傅休息的时间,但是他仍然来到了学校,“不给他送饭,他中午太忙了就不吃了”朱师傅这样解释道。那天给蔺师傅买来的是煎饼,但是一直等到两点多来修车的人少了之后,师傅才放下手上的活,开始大口吃煎饼。没吃几口又有人推来了一辆坏掉的自行车。蔺师傅一只手抓着没吃完的煎饼,走上前去开始检查车,看了车子的情况后,几口吞掉了剩下的饼,没来得及喝水就继续修车了。

师傅简单的午餐

刚好,师傅的爱人焦大姐昨天从河北老家赶来北京照顾蔺师傅的生活,做饭、洗洗衣服,来学校这边给师傅“打打下手”。师傅平时跟家里大多数时候靠电话联系。暑假的时候,焦大姐和两个孩子会来北京,一家人难得的团聚。但是蔺师傅也没能抽出时间来,陪他们在学校或者北京城转转。焦大姐和孩子也很少要求师傅停止工作一天,陪她们在北京到处走走。因为知道他不会,也不用问。谈起蔺师傅,焦大姐满脸笑容地说,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人也老实,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偶尔也会跟她说学校里的事儿,比如哪位同学又给他买好吃的了。听到这些时,焦大姐心里就会宽慰很多。

蔺师傅和爱人焦大姐

天越来越黑,师傅手头上还有几辆车要修,并且断断续续还会有人来。师傅说,别人每次问他几点收摊时,他总是会说六七点。但是夏天天变长后,拖拖拉拉,会一直修到7点半,甚至8点。最晚的一次9点半才收摊回家。

采访最后,我们问师傅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么?师傅淡淡地回答说:“能有啥要求,我在这儿修车,能做得下去就做,不能做就走了。我这个人对别人要求少。”

天黑了,师傅忙了一天,准备收摊回家。

晚上8点,天完全黑了,师傅收拾好摊子,把三轮车推到图书馆院中,然后就跟爱人焦大姐骑车回家。

在夜幕中,蔺师傅340天中普普通通的一天结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