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中航工业与北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8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中心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掀开了我国航空战略产业校企合作的新篇章。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谭瑞松、张新国、高建设等领导,中国工程院刘大响院士,我校领导杜玉波、怀进鹏、谭振亚、魏志敏、徐惠彬、郑志明,以及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的领导和我校相关职能部处、院系的负责同志等一百多人出席了签署仪式。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和我校副校长徐惠彬代表合作双方签字。签署仪式由怀进鹏校长主持。
 

   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谭瑞松在签署仪式上致辞。他指出,中航工业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真诚欢迎高校科研力量参与集团公司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中航工业与北航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中航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的第一个项目,目的是与北航在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瞄准世界航空先进水平,推动航空技术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增强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支撑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
 

   我校党委书记杜玉波在签署仪式上致辞。他表示,与中航工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是北航建设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推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北航将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意识,继承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中航工业携手共建产学研联盟,共同创新科技成果,共推科技成果转化,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把北航与中航工业的合作做得更实、更强、更大。
 

   根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双方将在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建立高水平科研基地,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机制。中航工业每年将出资1000万元,与北航共同实施“中航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主要开展航空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方将积极合作筹建“冯如”国防国家实验室,联合建设各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重点推动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综合设计、航空动力、航空材料与结构、现代空管与航电系统、航空先进制造、空天探测科学技术、无人飞行器技术、航空数字化技术、适航技术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签署仪式上,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刘建总工程师与我校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陶智教授,签署开展微小发动机产学研合作的框架协议;中航工业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公司张健总经理与我校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适航中心执行主任丁水汀教授,签署开展适航技术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肖波总工程师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华明教授,签署开展先进中推涡扇发动机、风扇钛合金整体叶盘、激光近净成形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协议。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建设副总经理代表中航工业向我校赠送了《我的中国心》一书,党委常务副书记谭振亚代表我校接受赠书。
 

   怀进鹏校长最后表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紧紧伴随和共同见证了双方的发展与腾飞。今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双方开展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合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双方携手奋进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衷心祝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硕果累累、迈上新的高度!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航工业与北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必将积极推动航空教育和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探索和构建校企之间高效务实的合作新模式,不断提升航空产业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北航航空维修本科课程   点击率:    发布: 2011-7-13
 

现场报名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A室(红民村站或人大双安商场东侧100米)

客服热线:400-6767-05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0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国留学预科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