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写学生姓名: | |
填写联系电话: | |
填写备注信息: | |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

报名电话:
010-59792085 010-59792021
400-6767-050
QQ报名:242623955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
京都大学
大学简介: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简称京大,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建于1892年,初建时定名为京都帝国大学。战后,按照新的教育法,全部实行新制,削去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清除军国主义对京都大学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实行男女共学,清理教师队伍,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讲座等。
京都大学现设有文学部、教育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工学部等10个学部,14个研究科,10多个全国共同利用的研究所,13个全校性研究中心。全校共有55个图书分馆,几乎每个学部及研究所均有自己的图书室。1990年全校总藏书量为4,857,357册,仅1989年一年用于购置图书期刊的经费就达13亿日元,包括定购3,000种杂志和27,370册新书以及其他的情报信息资料。全部资料对外开放,并不时举办展览。京都大学还建成了遍布整个校园并与国内外大学接通而能随时互换信息的高速情报通讯综合网络系统,这在日本大学中还属首家。
京都大学除了宇治校区(理科一些研究机构设在这里)位于离校本部15公里外的宇治市外,其它的几个校区基本连在一起,从北到南的4个校区是:北校园:包含部分研究所、中心、理学部、农学部等机构;西校园:包含本部校区、人文科学各学部、工学部、以及学校行政机构;南校园:包含教养学部、医学部以及它们的研究设施、药学部和医院;另外,新建成的桂校区:位于京都市的西京区,主要作为大部分工学研究生的教育基地。
京都大学实行对外开放,重视国际交流,每年要派出近百名研究生出国学习。至于教员出国研究、调查、讲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则更多,每年超过1500人次。学校鼓励以个人、系、专业、研究等多种形式对外交流和开展合作,包括邀请国外学者携带课题来京大进行长期或短期合作研究。到1990年5月止,京都大学已接收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764名留学生、600名访问学者和研究人员。
院系与专业设置:
学部:
综合人类学部:综合人类学科
文学部:含文学、史学、哲学及人际学4系,共51个讲座,并设有文学博物馆、中亚研究所等;
教育学部:含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3系,共14个讲座;
法学部:仅有法律学一个系,含公法、民刑法、基础法学及政治学4科,共39个讲座,附属图书馆中设国际政治法律文献中心;
经济学部:含经济学、经营学2系,共11个讲座;
理学部:京都大学最大的学部之一,几乎包括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有数、理、化、生、宇宙、地球科学等9个系,共70个讲座,各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设有两个天文台,8个火山、地震、气候、天体学等方面的观测所,4个海洋实验所,一个植物园等;
医学部:含有基础和临床两大分部的若干系科,共39个讲座,附属机构有校医院,脑神经研究、免疫学研究设施,人体先天异常标本中心,综合解剖中心,动物实验设施等;
药学部:含药学、制药化学两系,共13个讲座,附设药用植物园;
工学部:京都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24个系,168个讲座,研究领域涉及土木建筑、化工、机械、交通、电气、冶金、航空、自动化、原子能、情报工程等,附属机构有离子工程,自动化研究所、环境微量污染防治、重质炭资源转换等工程研究设施;
农学部:含10个系,53个讲座,并有附属农场、林场、牧场、及供农学研究、亚热带作物、水产、细胞培养、农业会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设施等。
大学院(研究生院):
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思想文化学、历史文化学、行动文化学、现代文化学
教育学研究科:教育科学、临床教育学
法学研究科:法政理论
经济学研究科:经济系统分析、经济动态分析、现代经济•经营分析
理学系研究科:数学与数理解析、物理学与宇宙物理学、地球行星科学、化学、生物科学
医学研究科:医科学、人类健康科学
药学研究科 创药科学、生命药科学、医疗药科学、医药创成信息科学
工学研究科:社会基础科学、都市社会工学、都市环境工学、建筑学、机械理工学、微机工程、航空宇宙工学、原子核工学、材料工学、电气工学、电子工学、材料化学、物质能源化学、分子工学、高分子化学、合成与生物化学、化学工学
农学研究科:农学、森林科学、应用生命科学、应用生物科学、地域环境科学、生物资源经济学、食品生物科学
人类与环境学研究科:共生人类学、共生文明学、相关环境学
能源科学研究科:能源社会与环境科学、能源基础科学、能源变化科学、能源应用科学
亚非区域研究研究科:东南亚地域研究、非洲地域研究
信息学研究科:智能信息学、社会信息学、复杂系科学、数理工学、系统科学、通信信息系统
生命科学研究科:统合生命科学、高等生命科学
学校荣誉:
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方同等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大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大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所以,尽管到目前为止京都大学只出过池田勇人一名首相,也少有著名的科学家活跃于日本政坛,但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特别引以自豪的是,在1949-1987年的39年中,日本获诺贝尔奖的7名得主中京大就占4名: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福井谦一、利根川进,多于东大。获日本文化勋章和日本科学院奖以及其他方面奖励的更是数不胜数。
QS 2010世界大学排名 2010(综合):第25位
QS 2010世界大学排名 2010(工学):第17位
QS 2010世界大学排名 2010(理学):第13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综合):第25位(日本第2)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工学和信息技术):第17位(日本第2)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艺术和人文学科):第40位(日本第2)
美国《新闻周刊》世界100强大学排名:第29位
上海交大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4位
上海交大200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