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在外语教学中营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环境
2011年9月29日,副校长胡正荣,教务处处长张育华、副处长许一新、张济荣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作进行调研。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佐文、总支书记李众、副院长舒笑梅、吴敏苏以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
吴敏苏副院长介绍了外国语学院本科课堂教学改革与2011版培养方制定的情况。她指出,外国语学院围绕课题教学改革进行了三方面的调整。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单纯的语言学习变为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其次,完善教学内容,采用本土教材与原版教材相结合,以对象国国情文化知识为主线开展语言教学,及时更新案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改革教学方法,采取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相结合、全面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拓展课堂边界,共享教案、内容,以团队为单位集体备课等等。此外,外国语学院把“校园大课堂”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多语种汇聚的“外语角”已成为北京地区高校中的独特景观;以竞赛带动教学取得明显成效;2011版培养方案解决了学时学分过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舒笑梅副院长和丁维莉老师介绍了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包括建立动态分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建设基于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系统交流辅导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李佐文院长、李众书记以及有关负责人就师资队伍问题、青年教师培养问题同调研组进行了交流。
张育华处长指出,外国语学院将业务学习制度化、常规化,坚持组织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学院在践行“校园大课堂”的理念方面,组织了“外语角”,有效地拓展了课堂边界。
胡正荣副校长对外国语学院的本科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本科教学工作是任何一所高校的核心工作,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要落实到每位老师的每个50分钟,要充分保证每一节课内容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以指导并推动本科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