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际动画教育与产业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隆重举行
10月29日,【对接·互动·共赢】2011国际动画教育与产业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论坛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谭笑主持。
廖祥忠副校长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位嘉宾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给予的巨大帮助表示由衷感谢。
我国CG技术领域著名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负责人黄心渊教授与Unity Technologies 公司亚洲区总裁John Goodale 先生共同签署了联合共建“Unity 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在三维互联网、移动终端游戏等领域开展教学、科研、创作、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深度合作。
在主题演讲环节,各位嘉宾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校长Chuck House,详细介绍了高科思科技大学的动画教育,强调针对动画这一综合性学科的特殊性和目前产业的需求,高科斯大学设置了各种适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课程。在诠释了通才和专才之间的区别之后,他还具体介绍了高科斯大学在动画教育中为学生量身打造课程的做法。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徐迎庆教授介绍了其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的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项目,并现场展示了由电脑辅助生成的《清明上河图》,精彩的动画效果让与会师生和嘉宾感到耳目一新。
德国波茨坦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 Uli Weinberg介绍了德国波茨坦大学设计思维学院的筹建历史和设计思维学院在企业及各种政府咨询领域的成果。
美国Temple 大学亚洲动画史学家 John Lent教授作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老朋友对中国传媒大学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他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动画教育的六种形式(包括学校教育、公司培训、外包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动画大师的游学培训、动画师拜师学艺以及学校组织的培训课程)在亚洲的发展情况。
美国Laika动画工作室导演Mike Cachuela曾在皮克斯公司担任故事板艺术家,演讲中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并从就业的角度说明了让学生制作作品集的重要性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杭州汉唐影视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清超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国的动漫产业形态,从公司需求角度出发,他指出目前动画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他希望同学们多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珍惜在校学习机会。
美国著名制片人,前迪斯尼公司贡吉主管Tom Knott在演讲中介绍了国外动画产业的人才需求,着重指出了产业需求、学生需求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经常出现的矛盾,强调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学会处理这些矛盾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技术和艺术修养基础,还要学会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副院长薛浩在演讲中介绍了水晶石公司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指出校企合作关键是要为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他还提出校企合作不应流于表面,而应从促进人才成长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仔细研究和设计合作形式。
作为本次动画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国际动画教育与产业论坛汇聚了海内外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行业精英与教育界知名学者,拓展了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国际学术视野,进一步深化了与国际业界的合作关系。众多现场参与论坛的师生表示,此次与国际业界专家的互动为自己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启发。
上一篇:众多世界各地的动画大师汇聚于[Aniwow! 2011]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原创歌曲《青春》唱响中国大学生电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