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学院留学
 
 
预约报名登记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学院留学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创新与实践”论坛开幕

    2011年11月10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创新与实践”论坛开幕。该论坛艺术研究院为实施教育部“艺术学门类建设与学科建设”全国博士论坛项目而设置的分论坛。我校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研究生院副院长田智辉、原军事历史博物馆编研处处长姜廷玉、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制片人孙金岭、新华社军分社副主编白瑞雪、中央电视台《永远的红军》摄制组总制片人翟树杰等出席。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晶主持会议。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红军》展开讨论,并对该类型纪录片创作手法上的转型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化重在引领,贵在自觉;重在建设,贵在积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指出,用文化纪录片提高人的素质,用纪录片呈现的现实主义魅力提升人的境界,能够培养更多具备高境界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永远的红军》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现实投射,是电视工作者自觉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的一次可贵实践。

    军事博物馆姜廷玉研究员说,与过去大多数集中于展示领导人高超指挥艺术的影像资料不同,《永远的红军》聚焦革命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的红军经历和人生故事,挖掘了很多宏大历史记叙中遗落的动人细节,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和新颖的视角为相关历史研究增加了鲜活素材。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制片人孙金岭认为,这部纪录片通过特殊人物、特殊视角和特殊故事成功呈现大主题,充分说明电视人在重大革命题材方面大有可为。
    据《永远的红军》总制片人翟树杰介绍,这部以崭新的平民视角诠释红军的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摄制的。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摄制组行程近16万公里,采访了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的150多位健在老红军。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论坛最后,研究生代表与参会专家及创作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创新与实践”论坛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一号中国传媒大学主楼205室国际学院办公室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1+3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