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1年12月27日,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处长易军、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群出席发布会。
首次发布的“2011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共分20类。新闻媒体最关注的有16类:企业、职业、电视栏目、体坛人物、娱乐人物、草根人物、历史人物、经济人物、国际人物、国内高校、国际高校、国内城市、国际城市、姓氏、成语、形容词;其中《新闻联播》最关注的有4类:品牌、高校、影视剧、成语。
本次十大榜单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11年1月1日—12月10日的语料,范围覆盖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共计123万多个文本,约10亿字。在海量的动态流通语料库中,经过统计、计算,自动提取候选,最后人工确认得到,榜单及其排序完全依据客观数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群书记在发布会上指出,媒体是社会的反映和展示,具有社会监测者和引领者的功能,媒体的关注与传播往往体现了社会舆论的热点。中国传媒大学是以培养传媒领域人才、进行传媒领域学科建设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关注媒体、研究媒体、服务媒体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一年来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从各个方面整理出一份榜单,既可以反映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又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更理性和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们的研究人员将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媒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力求突出它的原创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持续性。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群书记在发布会上指出,媒体是社会的反映和展示,具有社会监测者和引领者的功能,媒体的关注与传播往往体现了社会舆论的热点。中国传媒大学是以培养传媒领域人才、进行传媒领域学科建设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关注媒体、研究媒体、服务媒体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一年来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从各个方面整理出一份榜单,既可以反映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又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更理性和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们的研究人员将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媒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力求突出它的原创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持续性。
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是在国家语委指导下长期从事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的科研机构。该中心承担的主要工作包括传媒语言资源的整理加工和语言监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该中心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海量动态流通传媒语料库的建设、各类不同层次语音数据库的加工、面向语言监测的词语处理平台以及语料自动采集系统等。从2005年起,该中心每年都参与国家语委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年度新词语”、“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的发布工作。
有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并对榜单进行点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近20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
上一篇:中国传媒大学12部著作在第七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中获奖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召开2013年自主选拔、艺术类招生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