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广播产业研究所主办“中国广播经营与产业创新实践” 研讨会
2013年5月13日,由我校广播产业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广播经营与产业创新实践” 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副校长高福安、广播产业研究所所长潘力、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马玉坤,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交通宣传委员会副会长、深圳交通广播总监潘迪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湖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总监、副总监及各部门负责人、栏目(节目)负责人、主持人、编辑、记者代表30余人参会,并就湖北交通广播整合后如何定位;未来广播发展方向与趋势;如何打造广播核心竞争力;广播产业发展新途径;广播节目如何创新等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并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高福安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办有价值、有公信力、有影响力、有责任的“四有”广播,是广播媒体的重要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关注和运用好两类要素。一类是看得见的要素,如人才、经费、技术、设备等,现代化广播离不开这些要素。另一类是看不见的要素,如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技术与方法等。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明确广播媒体定位,定位准确才能方向明确。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办好广播媒体,人才是关键,节目质量是根本。对广播媒体而言,主持人至关重要。广播事业需要一大批热爱广播,熟悉、掌握广播特点和规律,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广播节目要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不断培育和维护节目品牌,才能提高节目影响力。
高福安副校长强调,对于广播节目、广播经营和广播产业而言,创新至关重要。第一,创作团队要有创新精神,“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第二,要有创新思维,创新冲动,拿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第三,要有创新实践,提出方案并身体力行;第四,要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才是广播媒体发展的不竭动力。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马玉坤、深圳交通广播总监潘迪,就节目创新、主持人及编辑记者文化底蕴提高、制播分离制度、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全媒体广播产业发展实践等发表了独到、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潘力所长在总结发言中提出,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未来发展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打造政府应急广播机制,充分体现广播在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整合媒体和政府的优势资源;二是将“三百万爱心厨房”主题活动落到实处,彰显广播媒体社会责任;三是研究建立广播节目质量考评体系,建立和完善广播节目质量客观评价标准;四是总结广播产业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他认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广播产业发展与创新,应遵循和贯彻“四重、四强化、四突显、一围绕”的指导思想。“四重”,指重规划、重细节、重活动、重实效;“四强化”,指强化规范、强化模式、强化责任、强化产业;“四突显”,指突显顶层设计、突显核心价值、突显媒介特色、突显随行广播;“一个围绕”,指围绕办“有思想的广播”这个主题,朝主流广播媒体方向迈进,打造触摸媒体、有形媒体,真正办看得见的广播。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与湖北广播电视台横向合作课题“中国广播经营与产业创新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邀请学术界、广播界学者、专家对湖北广播经营与产业创新实践中的问题进行问诊把脉和深入研讨,为湖北广播乃至全国广播媒体更好地进行广播经营与产业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