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灾情之严重已举世瞩目,而灾区中死于校舍坍塌的中小学生之多,也引发海内外各界关注当地学校建筑质量是否符合应有的标准。灾区家长和各界民众问责相关部门的事件,乃至追究声讨“豆腐渣”工程以及背后腐败的舆论相继在救灾过程中浮出人们的视野。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各方有效的监督,地震校舍大比例毁坏的因素,终究将一一大白于天下。可以推断的是,其一,倘若学校“豆腐渣”工程确实存在,而且有相当比例,那绝不是建筑商单方面敢于胆大妄为的行径,必定是权钱交易后的官场腐败,导致被层层“拔毛”、“刮皮”后的承包商在施工中的偷工减料。其二,民众责问相较于大批倒塌的校舍,为何大多数政府办公楼却安然无恙?这要么真是不同建筑因年代执行的标准不一,要么就是在同时代建筑中采取了双重标准。而后者尤其凸显了官民标准的不一,是轻视普通百姓及其子弟生命的“潜意识”和官场文化所致。其三,震区许多学校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破旧楼房,很少加固翻新,更逞论任何抗震标准。
面对大片震塌的校舍和掩埋在废墟下的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灾后重建特别是学校的重建中,理应敞开对生命关爱的情怀,注入尊重生命始于蓓蕾的理念,确立人文关怀生命第一的精神。在这方面,美国等海外设立建筑标准的基本着眼点堪可借鉴。曾参与1994年南加州北岭地震震后安检与评估工作的洛杉矶社区重建局高级规划师黄铁屿博士,对四川地震情况调查和分析后指出,美国在制订、执行建筑标准的取向方面,与中国很不同。以加州政府为例,对学校和医院的建筑要求比一般的政府大楼及民房建筑要严格得多:“美国学校和医院的建筑标准是,遇到中型地震结构不会损坏,大地震结构允许有所损坏,但整体结构不会倒塌。”为此,学校和医院的建筑成本明显高于民房和其他建筑。有人说,中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高质量校舍。对此,日前深入北川灾区考察抗震建筑安全问题的南加州大学(USC)土木工程专家肖岩教授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应提高现行抗震规范,而且很多切实可靠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可以在有限的造价下改善抗震能力。
事实上,中国很多建筑的防震标准也堪称世界一流。即以地震灾区看,不少政府机构的大楼在强震中巍然不倒,恰恰说明这些近年问世的楼堂馆所用料讲究,既合乎抗震标准,还有所谓“建筑质量五方责任制”保驾。而经过地震考验依然屹立于周围废墟之中的绵阳五所希望小学校舍,也被事实证明在材料、施工上严格把关的典范。设若以这样相同的质材、标准施工修建每一所学校,则防震抗震无虞矣!
因此,凡事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地震震塌了千万所学校民居,伤亡人员达数十万之巨,这个强震也应该震掉官场文化和社会的陋习,震掉那些不法建筑商的贪欲,最终竖起的应该是一根人性的标杆,一根足以检验任何事物的标杆。严查校舍建筑质量,不仅仅是查办几个伪劣建筑商与贪官污吏的问题,更要紧的是在全社会恢复诚信真实的传统,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在全民中真正落实教育立国的方针,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高扬人本主义的旗帜,高扬尊重生命“人民最大”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