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海外精彩 > 海归专栏

透视\小海归\的新难题:一场中外文化的碰撞(图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8

这是一张拍摄于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书法教室的照片。
小海归们写的毛笔字,虽然水平迥异,但无疑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节课。


  普遍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形成了热潮,其中在海外生活一段时间回国创业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再选择回国,或者独自一人回国创业。通过走访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大困扰就是他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据欧美同学会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89名海外留学人员中,有137位(占72%)认为回国发展会考虑孩子在国内的教育问题。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小海归”(指海归的子女)随父母回国后往往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国内的学习生活,这给越来越多的海归在回国创业就业的过程中增加了“障碍”。如何跨越这“障碍”呢?治标还要治本,小海归难以接受中国式教育的根本在于中外文化的冲突,海归家长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教育孩子在享用西方文化的同时要尝试学习理解中国文化,让他们认识到两种文化各自有特点和优势,要从小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辨别能力。

  本土学校VS国际学校

  结合自身条件择优选择

  如今,海归安排子女入学接受教育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本土学校,另一种就是国际学校。

  所谓本土学校,就是中国式教育,总体上是以高考这个指挥棒为坐标。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周程教授为自己的女儿选择了本土学校,他解释说:“我让她回来就是为了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虽然在学习初期会觉得困难、还要摸索新的学习方法,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

  现在在全国各地国际学校也越来越时髦,与本土学校不同的是,国际学校采用西方式教育,甚至课本等都与国际接轨,总体上西方文化的学习占到了很大比例甚至全部。曾经留学俄罗斯、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鲍教授为儿子选择了国际学校;在杭州接受采访的田伟利向笔者介绍说,他的很多亲戚回国后为自己的子女选择的也是国际学校。选择了国际学校,他们就要支付高额的学费,那么他们选择国际学校的理由是什么呢?原来他们计划在孩子具有足够的自制力时仍要把他们送到国外读大学,如今他们花重金选择国际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在文化熏陶、成长过程上与国外的孩子保持不脱节,缩短孩子再出国后与国外孩子们的距离。

  海归家长对孩子学校的选择,北京四中国际部主任田家玲结合她的工作经历说:“海归家长一般都会做一番详细的考察。”同时她也建议,本土学校存在教学系统化、中国化的优势,国际学校作为教育的新生力量,在教学环境上更胜一筹,海归家长应该结合子女自身意愿与能力进行综合考量。

  中文学习环境VS英文学习环境

  两者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由于10岁左右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许多海归家长不想让孩子回来后把外语优势丢掉,这也是海归家长在追求文化氛围因素之外,选择国际学校的重要因素。笔者为此走访了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据校长高薇介绍,他们的课程教学中文占到30%,英文却占了70%,为学生建立起了英文学习环境,这就有效防止了小海归对英文的淡忘,出国后能尽快赶上学习[FS:PAGE]的步伐。

  比较中文学习环境与英文学习环境,田家玲主任认为各有千秋。她介绍说,北京四中国际部完全用中文教学,甚至在英语课上他们还鼓励小海归去其他班上语文课,这在学生中也有很好的反响,积极跳班去学习中文知识,提高了中文水平。

  周程教授选择了本土学校,因为国际学校也不用日语教学,但是他自己平时在家经常用日语与孩子进行交流,还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回日本,确保孩子保持日语这一外语优势。 [FS:PAGE]



海归担心哪些子女教育难题?

  中国式思维VS西方式思维

    兼顾
  

上一篇: 吸引留学人才 广州亚组委成立“海归”实习基地
下一篇:中美引才政策热冷明显 生化专才出现“归国热”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指南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河南省新乡市向阳路2号 电话:03733515338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